首页 > 新闻 > 城市 > 城市智库

成都锚定2025年粮食产量235万吨 出台新政深化农村改革促振兴‌

时间:2025-07-08 浏览: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2025年及未来一个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任务,成都市委、市政府于7月2日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强调,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依托科技赋能,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美丽乡村建设。

‌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

《意见》明确了2025年的硬指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81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235万吨以上。

为实现目标,成都将持续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完善种粮收益保障措施,并通过腾退低效果木等方式恢复粮食种植。同时,着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优化蔬菜生产设施,确保生猪出栏403万头以上,并推进肉牛、奶牛、禽蛋等生产提质增效。在耕地保障方面, 成都还将推进都江堰灌区全国整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1.5万亩‌,并完善建管护体系,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

‌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

《意见》聚焦“建圈强链”与“创新创造”。成都将在现代种业、智慧农业等领域打造专业化“园中园”,引育龙头企业,培育本土产业集群,重点扶持农副食品加工、优质白酒、复合调味料、竹产业等特色领域。同步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广新技术,新建改造烘干中心。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将实施智慧农业行动,构建农业生产用地“一张图”数据平台,加大农机补贴力度,研发先进装备,探索农业机器人及低空经济应用。种业创新方面,依托省种质资源中心库,推动天府现代种业园、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提能增效,实施制种基地提升行动。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是重点

《意见》部署纵深推进农村“五清”工程,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户厕无害化改造。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强化设施监管,动态清零黑臭水体。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并持续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此外,成都将分类修缮农村道路,改造农房风貌,提升美丽乡村线路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推进城乡供水“五同”;实施天然气“村村通”,深化“快递进村”,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

‌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意见》要求推动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水平,探索大学生村医引育留用路径;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成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王建明 唐国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