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城市 > 城市智库

“一带一路”数字资产与大宗商品供应链大会在四川德阳召开

时间:2025-08-05 浏览:

8月5日,由中国欧盟商会、天府商品交易所、四川省川联零售业商会、四川省供应链服务行业协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究院、亚伯拉罕现货流转平台数字科技(四川)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组织的 “一带一路”数字资产与大宗商品供应链大会在四川省德阳市召开。

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当下,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与大规模国际合作平台,开展超4000个合作项目,拉动超万亿美元级投资。2024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额达22.1万亿元,占中国全部进出口的51.5%。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的11.2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63.2万亿元,12年间扩张4.6倍,全球数字资产市场规模在2025年也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产业数字化重要支撑。此次大会以“数字丝路·链通未来”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活动,为德阳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开拓新空间。

在开幕致辞环节,中国前驻津巴布韦大使忻顺康指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破解“信任赤字”,推动数字身份互认与跨境数据分级流动。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冉梦之提出数字欧元与数字人民币跨境协作将为中欧大宗贸易提供新范式。多位嘉宾围绕构建数字化交易体系、中小企业数字供应链普惠金融体系等方面发表观点,凝聚各方共识。

在人文交流方面,奥地利驻成都总领事雷君山(Gunther Lazalsberger)、泰国驻成都总领事萨克・诺泰松(Sake Nophaiong)分别介绍了奥地利、泰国与四川的发展情况及合作机遇,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专家报告环节,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刘晋豫教授强调,数字经济发展关乎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成渝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应纳入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共建“军民融合数字供应链安全体系”。四川省社科院原书记、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教授指出四川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的机遇,德阳必须打造“数字大宗商品战略储备库”,并提出强化互联互通、推动绿色与数字合作、构建产业协同新生态三点建议。中国区块链与产业金融研究院院长刘洋建议发行“‘一带一路’数字供应链债券”,开辟新资产类别。

大会发布了两项标志性成果:一是“中国茶联会”成立,20家茶叶龙头企业构建区块链+物联网”全链溯源平台,首期覆盖云贵川500万亩茶园;二是“‘一带一路’数字资产与大宗商品供应链联盟”启动,30家发起机构发布《产业生态共建倡议》,明确共建“数字仓单跨域互认”标准、开发“丝路链上征信平台”、设立“数字供应链创新基金”三大行动。

此次大会标志着数字资产与大宗商品供应链融合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德阳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支点,将率先建设“‘一带一路’数字供应链综合试验区”,推动制度型开放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为全球供应链升级贡献“中国方案”。

(文/图 冯淑君 赵宇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