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四川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在环境准入、环评审批、执法监管等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中取得的成效。
严格环境准入 助力产业园区绿色发展
广元市全方位对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大熊猫国家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衔接翠云廊古树点位分布、8281棵挂牌古树名木保护范围,根据评估情况更新生态空间分区、水环境管控分区、大气环境管控分区、环境管控单元,划定优先保护单元24个、重点管控单元31个、一般管控单元7个。
同时,新增全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8条,细化各县区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共29条,推进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确保招引项目符合全市产业布局,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强化服务保障 推动环评审批提质增效
广元市生态环境局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48个大项131个小项环评文件审批权限,下放各县(区)生态环境局具体办理,减少审批层级,最大化实现环评审批“就近办”;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时限由法定60、30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9、4个工作日,环评审批效率提高85%以上。
2024年以来,广元市生态环境系统高效审批253个项目环评文件,涉及总投资约634亿元。
实施柔性执法 护航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为全面落实四川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不予、免予、从轻、减轻、从重处罚“五清单”,广元印发《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执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坚持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最大限度给予企业合理的容错纠错空间。
2024年以来,帮扶16家工业园区、96家企业消除违法隐患,降低违法风险。通过实施事前预警1707次,指导企业整改环境问题444个,对21起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
据广元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提档升级,主动服务全市“招商引资攻坚年”,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图/文 何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