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开幕式在北京成功举办。据悉,本届链博会展览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全球知名参展企业和机构650余家,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其中,境外参展商占比达到35%,世界500强企业占比达到60%。
当下,供应链早已突破传统认知的边界,从简单的线性链条进化为错综复杂的生态网络。第三届链博会的盛大启幕,恰似一场及时雨,为观察供应链的深刻变革提供了一个绝佳窗口。当记者与各个领域的供应链企业交流过后发现,如今众多链主企业与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关系,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重塑——从昔日单纯的买卖交易,迈向了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赢未来的全新境界。
“我们与苹果公司是共享型的合作关系”
在苹果公司的展台上展示的并非大众所熟知的手机、平板等产品,而是苹果公司背后的功臣——“果链”。
欣旺达带来的磁悬浮输送产线,以其高速、精准、无接触的运行特点,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实现了核心技术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杰士德则展示了其微型O型圈自动装配设备和APE机械手。微型O型圈自动装配设备采用高精度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装配技术,高效且精准地完成了O型圈的安装,满足了严格的产品防水要求;山东创新集团通过与苹果合作研发的铝塑清洗与分离设备、再生铝纯化设备等,将回收铝材料广泛应用于产品外观件及内构件生产,助力首款碳中和Mac Mini问世。
苹果公司与中国供应链企业合作过程中完全融入中国的产业链发展,一方面为产业链工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为他们赋能,让他们能够适应未来工厂的工作,或者学习编程技能;另一方面苹果公司与中国产业链公司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方面紧密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对此,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威深有体会。他特别提到,“欣旺达与苹果公司之间不是简单的供应商与客户的买卖关系,苹果注重与供应商建立共享型的合作关系。”
王威解释说,“苹果对供应商的要求并非仅仅停留在产品价格层面,而是以极致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为首要考量。强调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创新研究性,致力于维护供应商在产业链中的健康发展,实现共赢共创。这种合作模式促使欣旺达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以满足苹果对高品质产品的严格要求,同时也为双方的长期稳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苹果公司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也提到,“过去五年间,我们在中国持续加大投入,围绕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领域已累计投资达200亿美元。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深耕中国市场,持续推动投资落地。我们深感自豪的是,在中国成功构建了极具竞争力的强大供应链体系。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众多本土供应商展现出的卓越创新能力。基于此,我们愿继续携手本土供应商,深化共同创新与紧密合作,携手共创更多发展成果。”
“链博会为中国企业绿色出海架起直通世界的桥梁”
在先进制造产业链领域,西门子是一家绝对不容忽视的“链主”企业。目前,西门子全球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40多个行业,服务超40万家客户。在中国,西门子构建了由20个研发中心,24个生产制造基地以及20多个数字化创新赋能中心组成的全方位生态体系,覆盖超5万家客户和近万家供应商。
不仅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今西门子还将其“链主”作用和全球资源优势充分挖掘,针对企业出海进程中所面临的技术、战略、资金和信息安全等挑战,带来覆盖产品力提升、海外布局、生态建设,以及融资支持等全维度出海方案,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构建一流竞争力。
西门子展台的工作人员给记者介绍道,不久前西门子与河钢集团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共建河钢塞尔维亚钢铁有限公司绿色数智化工厂。此举是西门子与河钢首次在海外携手打造绿色数智化钢厂的创新性实践。
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就提到,中国钢铁工业要实现转型发展并成功出海,数字技术的推动至关重要。西门子在全球市场推动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周期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高度契合,推进了绿色低碳产业链生态在海外的落地。
在生态建设方面,西门子打造的Xcelerator平台利用全球资源协同优势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效应,企业可以夯实跨领域合作和各环节融通,进而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灵活性。目前西门子Xcelerator已在中国吸引超45万注册用户,汇聚260余家生态合作伙伴,形成覆盖研发、制造、运维全流程的服务体系。这一本地生态的积累,在为国际市场输出创新解决方案的同时,也正以西门子Xcelerator为桥梁,链接到更多全球机遇,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
正如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所说,“在全球产业格局加速重构之际,链博会正成为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也为中国企业绿色出海架起直通世界的桥梁。依托西门子 Xcelerator,以数字化和低碳化技术助力中国企业升级先进制造核心实力,打造面向全球的绿色竞争力,共建更具韧性、更加可持续的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
“我们把供应商看作是‘合伙人’,大家一起成长”
在健康生活链区域,欧莱雅因为是美妆行业唯一参展的外资企业而显得格外突出。
据欧莱雅方面介绍,欧莱雅旗下拥有32个美妆品牌,依托2家生产中心、1个智能运营中心、1个研发中心、1个包装开发中心,以及覆盖全国20余个地区分销中心的物流网络,已服务超1亿中国消费者。通过智能预测与先进技术,其供应链兼具高度敏捷性与韧性,即便在双11等促销高峰期也能实现无缝交付——99%的消费者直达包裹平均2.4天内即可送达。此外,MARS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线下服务效能,让消费者得以随时、随地、随心享受美妆产品。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用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分享了自己对于供应链的切身感受,“我在出差时有时忘记带卸妆水,没办法只好临时在网络下单购买,还好有强大又反应迅速的供应链,第二天一早我就收到了产品,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兰珍珍说。
欧莱雅在中国发展了28年,从来没有把中国单单看作是一个销售市场,中国更 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枢纽,共创是欧莱雅供应链生态的重中之重。“高质量的供应链,那就像一场大型的交响乐,需要大家一起上台、多方共振,才能奏出最美的和弦。在中国,我们和超过1600家供应商紧密合作,一起为中国的消费者打造高效、智能的供应链生态圈。”兰珍珍说。
兰珍珍在与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的战略合作仪式上表示,“作为‘链主企业’,我们希望带动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一起搞创新。现在,由欧莱雅中国首创的‘Big Bang美妆科技共创计划’,已经吸引了2000多家创新公司参与,孵化出了60多个实打实的项目。”这次链博会上欧莱雅展示的与中国初创企业汝原科技联合开发的欧莱雅PRO红外光能吹风机AirLight Pro和借助欧莱雅把产品卖到日、韩甚至美国市场的上海创元集团就是这些项目最生动的例子。
创元集团CEO崔晓华对记者说:“我们和欧莱雅从概念到产品深度配合,也从欧莱雅身上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而我认为这个方式是供应链企业未来获得成功的唯一道路。”
“我们把供应商看作是‘合伙人’,大家一起成长。这种深度的合作,也把我们整个生态圈的标准都提升了。”兰珍珍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
“这种双向赋能机制正在重塑日化产业的价值分配格局”
健康生活链展区的立白科技集团旗下的日化智云平台以其独特的产业互联网模式,生动诠释了共享型合作关系的深刻内涵。作为大日化行业的“数字链主”,日化智云通过数智力量深度整合“研产供销”全产业链资源,构建起覆盖6000+合作伙伴、2000+平台企业用户的产业生态体系。
技术协同创新方面,日化智云打造的产业链资源专区集中展示了原料配方库、创新包材库和香精香料库三大核心模块。通过与国际顶级企业芬美意、高砂建立联合实验室,与巴斯夫、赢创等原料巨头开展深度合作,平台将AI配方开发、创新包材等前沿技术快速产业化。例如采用柿子单宁科技的宠物除菌喷雾、助眠功效的织物护理喷雾等创新产品,已通过柔性供应链服务麦德龙、盒马等数百个国内外品牌。
价值共创机制方面,平台以OEM/ODM、采购交易、营销代运营、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五大服务为引擎,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态体系。通过数据互通与智能协同,帮助合作企业平均降低8%采购成本、缩短20%订单交付周期。这种"技术投资+订单保障"的组合策略,使智云鲸造代加工品牌成功孵化数百个创新产品矩阵,成为工信部认证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日化智云副总经理钟家荣强调:“平台年交易规模突破60亿元的背后,是共享型合作关系带来的乘数效应。我们既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赋能,也通过订单聚合效应反哺供应链创新,这种双向赋能机制正在重塑日化产业的价值分配格局。”
从这次的“链博会”来看,供应链已不再仅仅是商品流转的通道,而是演变为驱动产业创新、促进经济共生共荣的关键力量。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众多企业正在用实际行动表明:共享、共创、共赢已成为供应链发展的时代强音。当企业突破传统竞争思维,将供应链视为命运与共的“合伙人”,我们看到的就不仅是一条条韧性更强、效率更高的产业链,更是一个个充满活力、共创价值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