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秦耳】7月17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举行之际,由宁德市政府牵头,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支持的《宁德赋能·全域电动》论坛在京举办。不同于以往相关主题会议,本次论坛在链博会的背景下并没有针对“新能源动力电池”这种市场热门话题进行探讨,与会的政企学研领域专家围绕动力电池更为广阔的“全域电动”展开讨论,旨在为动力电池在市场找到新的应用场景,让整个产业更为健康发展。
论坛以 “技术革新 - 标准共建 - 商业共振” 为锚点,首次系统擘画公路列车、电动游艇、电动飞行器三大场景的产业化蓝图。不仅勾勒出海陆空全域电动化的清晰路径,更折射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从技术跟跑到生态领跑的战略跃迁,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范本。
“重型卡车是电动汽车需要触及的重要领域。”作为宁德时代合作伙伴杭州时代电动副总裁董天驰讲到。他提出“分布式驱动+分布式制动”技术支撑的公路列车,被视为干线物流的解决方案。在他看来,配合宁德时代标准换电模块,将使高速公路网升级为“柔性铁路网”通过多编组无人驾驶电动重卡联动,实现单程运力提升200%,司机成本降低50%,能耗下降27%。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00万辆,带动车、电、充产业链价值突破万亿。
在全域电动涉及的海洋领域,宁德时代电机科技总经理卢友文指出,游艇是全域电动的重要突破领域。中国娱乐船舶仅2.5万艘,在政策支持下,20万元级亲民电动游艇将激活1.4亿人次水上消费需求,创造2.8万亿市场。数据显示,电动游艇运营成本仅为燃油船20%~30%,可打造集居住、办公、文旅于一体的“水上空间”。以闽江千吨级货船为例,电动化改造后4年可收回300万增量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谈到如何带动全域电动领域发展,宁德蕉城区工信局局长薛赞柠以“生态磁石” 理论回答“宁德时代是产业磁石,而政府要当好园丁——既培育技术苗圃,更打通生态经脉。”最终实现让全球产业链从生存竞争转向生态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