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17日消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携手作业帮大阅读发布《青少年阅读能力与阅读策略研究报告》。这项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3万名五年级学生的大规模调研首次提出"阅读能力三阶螺旋发展模型",为破解当前青少年阅读能力“断层”问题提供科学方案。
研究发现,青少年阅读能力呈现"金字塔式"发展:约90%学生能较好完成基础认读理解,但实践迁移运用阶段满分率骤降至23.24%,高阶评价鉴赏阶段满分率为50.65%。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承教授指出:"从知识理解到实际应用的跨越,已成为能力提升的关键瓶颈。"
研究同时揭示突破路径:家庭陪伴被证实为最有效干预方式,每周1至2次、每次约1小时的亲子共读,对高阶能力提升效果显著;动画赋能创新阅读形态,动画与文字结合的内容三天记忆保留率达60%(纯文字仅30%),多模态形式可降低理解门槛达40%。
据悉,作业帮大阅读已落地"文本为主+动画点睛"模式,在《西游记》等名著导读中植入国风动画,学生阅读完成率提升35%。
面对短视频冲击,北京某重点中学校长刘老师建议:"需通过阅读社群激发深度思考。"北师大教材编审委员会专家王老师强调:"动画介入应聚焦文本难点,避免过度娱乐化。"中文系专家宋教授强调,阅读助力青少年求知、赋能、修身、养性、明理,提升思维,增强审美与文化自信。
该研究将持续追踪青少年阅读能力发展,推动"素养导向"教育理念系统落地,为提升全民阅读质量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