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已成为化工行业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向。
近年来,全球化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传统化工生产模式在资源利用效率、安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短板逐渐显现。据相关数据显示,传统化工生产过程中,因设备故障、工艺优化不足等问题造成的能耗损失和安全风险居高不下,行业对于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提质、降本、增效、避险的需求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推动化工行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智能化转型步伐,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日,在中国化工学会与华为共同主办的“论道智能世界——华为智慧化工高峰论坛”上透露的三大信号,或将成为观察行业“硅基革命”拐点的风向标。
信号一:AI从“锦上添花”走向“底层重构”
中国化工学会副秘书长胡杰提出,“人工智能赋能化工创新”已成为行业焦点。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大幅提升运营效率,更将系统性重塑从实验室研发到工厂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宣告着化学工业“硅基革命”时代的全面开启。
华为化工建材军团总裁李俊朋介绍了华为在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设备运维、工艺流程优化、新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大模型应用探索和建设成果。他特别提到,人工智能应用虽前景广阔,但离不开全面的顶层规划设计、适配的ICT基础设施,以及数据治理、可持续运营等基础保障,这些是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拓展的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孙丽丽提出,人工智能助力化工行业实现更高目标,需基于炼化工厂全生命周期理念,以数字工厂设计为源头,充分利用工厂运行数据,融合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专家知识系统。通过数实融合,石化企业可实现装置和全厂的优化联动,让决策更快、资源配置更佳,更好应对复杂环境,创造更大价值。
华为高级副总裁、算力平台先遣队总指挥邹志磊则认为,人工智能行业落地应趋向理性和平实。化工行业场景复杂多样,模型千变万化,一个大模型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为此,华为聚焦构建“解决方案、人才、生态”三大底座,通过“数据、知识、模型”三大工程,联合伙伴打造以化工AI中间件为核心的三统一(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数据格式)使能平台,助力伙伴敏捷低成本开发场景化应用,加速化工行业智能化进程。
信号二:“人工自愈”打开本质安全新范式
化工高危流程的安全逻辑,长期遵循“监测—报警—人工干预”的链条。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高金吉分享了人工自愈技术在保障高危流程工业安全可靠长周期运行方面的意义。他表示,智能化是模仿人的头脑有意识思维,让机器更聪明;自愈化是模仿人无意识思维的自愈机制,使设备实现自主健康。人工智能技术可对生产装备进行监测诊断、提前预警和预知维修;而人工自愈能在预警基础上快准智能溯源诊断,实时精稳自愈调控,抑制和消除故障。这种装备“自主健康”的自愈技术,将成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智能流程制造向智能安健流程制造发展,实现本质安全化和无人化的新路径。
信号三:生态“集团军”取代单打独斗
此次会上,华为与北京中智软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博华信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发布“基于AI大模型的智慧化工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围绕常减压工艺优化、煤气化RTO、APL交换机、橡胶质检、设备预测性维护、智能巡检、安全风险预警等业务场景携手探索、联合拓展,为行业智能化注入新动力。
华为副总裁、油气矿山军团CEO韩硕总结道,数智化应用为化工行业带来显著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安全提升等价值。华为在数据采集、连接、平台搭建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领域具备独特优势,通过与化工行业产学研用各领域深度合作,将成熟应用经验复制到更多企业,为行业带来更大经济与环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