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福建师范大学、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联合主办的《孙绍振文集》学术研讨会在福州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榕城,围绕“在与西方文论对话中探索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和文本解读学”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李东河,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郑家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苇洲等领导为《孙绍振文集》揭幕。
郑家建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孙绍振教授的学术贡献和“大先生”精神,高度赞扬了《孙绍振文集》(20卷)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表示学校将以《孙绍振文集》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孙绍振教授学术思想的研究和传承,努力培养更多兼具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时代新人。
黄苇洲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推出的《孙绍振文集》是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推动闽籍文艺大家“文学返乡”出版工作的重大成果。文集以皇皇20册、千万余字的篇幅,汇编孙绍振教授迄今为止的全部代表性学术著述和文学作品,涵盖文学理论建构、文艺评论、演讲、语文教育、文学创作等诸方面内容,首次完整呈现了一位“闽派批评”旗帜性人物的学术风华,全面展示了孙绍振教授的理论成就、评论成果和文学创作风貌。集团将以《孙绍振文集》的出版为契机,持续加强与名家大家等高端资源合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孙绍振在致辞中对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以及为文集出版倾力付出的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致以诚挚的谢意。他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初心和历程,着重指出在学术探索中要保持清醒地审视,秉持历史批判的精神。
在主题发言环节,知名专家学者南帆、朱向前、陈晓明、谢有顺、吴思敬、易理玉、赵勇、陈加伟围绕孙绍振教授的学术思想、诗歌研究、演说美学和师者风范等进行了精彩阐释和深情分享。在后续的分组发言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孙绍振教授的文学理论、文本解读实践、散文创作、语文教育思想、演说艺术及其学术精神传承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广泛的交流。
开幕式现场播放了纪录片《孙绍振:创造新的美学原则》,该影片回顾了孙绍振教授60余年学术生涯,从文学理论创新到语文教育改革,其学术足迹贯穿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历程。会议还宣读了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福建省作家协会等单位和个人发来的贺信,并举行了《孙绍振文集》(20卷)赠书仪式。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对《孙绍振文集》(20卷)出版的重要学术呼应,更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一次深度梳理与展望,其出版及研讨对传承学术文脉、激发当代文学理论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孙绍振教授,祖籍福建长乐,1936年出生,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语文教育家、作家,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福建师范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闽派批评”的旗帜性人物。
《孙绍振文集》(20卷)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是孙绍振教授理论、评论和作品的集大成展示,系统收录了孙绍振教授自1956年至今的学术成果,丛书里有教练式的创作指导分析论著《文学创作论》和《文学文本解读学》,有对海量的古今中外作品个案的微观经典分析,有以先锋姿态、敏锐的方式对“朦胧诗”及中国现当代文坛的真知灼见,包括拆解高考语文在内的语文学科建设的深刻见解,还有卓尔成家的演讲体散文和散文诗歌作品,是目前国内收录最完整的孙绍振学术成果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