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以“党建+富民+强企”为抓手,借助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创新多元调解机制、推进驻村帮扶工程,让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
警企联动:打造平安共同体的“数字密码”
3月18日,辖区某企业负责人到跳磴镇建桥园C区数字警务室求助,称离职员工失联且疑似带走机密文件。民警迅速行动,告知当事人泄密后果,最终该员工主动退还文件并重新签署保密协议,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自该警务室运行以来,累计接收噪音、施工等纠纷预警287件,为283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安防培训,化解涉企纠纷57起。
去年起,大渡口公安推出护企实招:打造13个“警企服务站”,设立“公安助企日”,开通企业“绿色通道”,创新长效治理机制,将涉企问题由“事后调”转向“事前防”,涉企犯罪发案率同比下降35%,企业事项办结率98%以上。
分局经侦支队以“平安经盾”为核心,为企业定制“项目警官”,党员民警组团进企业,编发《经济犯罪避坑指南》,助200余家企业完善内控体系。同时,建立“企业吹哨、警官报到”机制,组建“助企法律服务团”,编制指引,定制方案,助力企业新增200余项内控制度,警察成了企业贴身管家。
多元共治:构建和谐关系的“调解桥梁”
今年6月,施工员小邝在修缮拦河坝时不慎压坏村民王大爷的龙眼树苗,双方因赔偿争执不下。跳磴派出所“磴心调解驿站”调解员吴凤泉通过摆事实、算细账,最终促成双方以30元的市场价达成赔偿协议,成功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大渡口区公安分局加强群防群治品牌建设,发动有威望的居民、退休党员等加入调解队伍。他们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精准把握纠纷调处“关键点”。
目前,分局在8个派出所及交巡警支队设立驻所调解室,组建9个专业调解团队。5年来,调解纠纷28000余起,成功率超过98%,收到锦旗220余面、感谢信37封,被群众誉为“银发先锋队”。
驻村帮扶:铺就乡村振兴的“幸福道路”
去年年底,477路公交在土地垴1社增设站点,村民拍短视频与亲朋分享,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离不开跳磴派出所教导员、沙沱村驻村书记杜婧的推动。
沙沱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杜婧走访得知村民对公交的期盼后,多次协调相关部门,邀请工作人员与群众代表共商方案。如今,两路公交车在村里停靠,村民出行舒心又安全。
杜婧充分发扬“铁脚板”精神,常到院坝、村民家宣传政策、收集意见、解答疑惑,慰问帮扶特殊人群。去年6月,村干部与群众一起到牛栏坝捡垃圾,有效改善金沙路环境;沙沱村与周边五村打造的大渡口金鳌田园综合体获评重庆AAAA级景区,不仅让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数字赋能架起警企“连心桥”,多元调解激活基层“解压阀”,驻村帮扶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大渡口公安通过“党建+富民+强企”的工作范式,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出三大生命力:预防为先的治理智慧、春风化雨的调解艺术、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