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重庆,九龙坡区万象城民主村商圈人流如织。老厂房改造的时尚街区里,网红餐厅排队等位,特色市集吆喝声此起彼伏。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因路网狭窄、停车困难制约着消费活力?这一转变,正是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交管支队以“交通供给精准优化”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疏通“微循环” 盘活存量资源
民主村片区由老厂区蜕变而来,路网狭窄、停车分散曾是两大痛点。交管支队主动会同街道、城管等部门,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微创手术”:将建设厂路、劳动村一支路调整为单向交通,增设路内停车位360余个;新建3处小微停车场,提供467个车位;协调万象城等商业体开放4200余个共享车位,实行时段包月收费。
“现在下班来民主村吃饭,再也不用绕圈找车位了。”居民王女士的便利,源自交管部门“打通路网经脉,激活存量车位”的创新思路。通过优化交通组织、盘活闲置资源,曾经制约商圈发展的“肠梗阻”变为畅通路。今年1-5月,九龙坡区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36亿元,同比增长9.7%。
巧解“停车难” 暖心服务民生
“没想到区政府大院能开放给游客停车!”今年“五一”,自驾来重庆动物园的刘女士感慨道。作为日均接待超10万游客的亲子游“顶流”,动物园周边停车曾让游客“望而却步”。交管支队主动协调区政府在节假日开放内部停车场,并规划“动物主题限时落客区”,让游客“停好车就能快速入园”。
这种“交通管理+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在奥体中心演唱会期间同样显现成效。通过联动导航软件推送最优路径,歌迷小胡扫码即可导航至最近支路停车,“以前总怕错过开场,现在多了份从容”。
赋能“产业链” 护航企业发展
在盘龙新城山姆会员店卸货区,冷链车有序进出,顾客购物体验流畅。这家重庆最大会员超市的交通条件曾令人担忧:车库规模有限,物流效率直接影响客流。交管支队提前介入,为企业设计车库出入口标识标线,建立民警驻点疏导机制,并办理32张货车通行证,确保客流高峰期不断货。
“护航消费不仅是让消费者买得到、体验好,如今周边也跟着火热了起来”,属地巴国城大队负责人表示,山姆超市附近就是盘龙夜市,因为驾车来大型超市购物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更多市民也认识到附近有条“宝藏美食街”,火锅店、大排档的生意也随之火爆起来。
企业的“急难愁盼”就是公安的“行动清单”。今年4月,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需紧急运输危化品原材料,若延误将导致停产5天、损失超1亿元。交管支队通过“警企廉盟”机制,节前快速办好通行证,保障企业正常生产。
从万象城的“微循环改造”到动物园的“亲子护航”,从山姆超市的“物流赋能”到格力的“急难快办”,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交管支队的实践,折射出新时代交通治理的深层逻辑:交通不仅是“通行工具”,更是“消费引擎”;交警不仅是秩序管理者,更是发展赋能者。
“交通不仅是通行工具,更是消费引擎。”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交管支队负责人表示。通过“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模式,交管部门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消费全链条,用“绣花功夫”织就的交通网络,正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隐形推手”。在这片4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正随着车流的顺畅流淌,汇入城市发展的澎湃血脉。(王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