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社会万象

男童肛门大出血,竟是因为一个小动作!医生急救“跪”了一路……

时间:2025-07-23 浏览:

7月15日晚,广东茂名信宜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监控记录了这样一幕——医护团队小跑着奔向手术室,转运车床上除了患病儿童,还有一名医生呈跪姿维持治疗。

“患儿肛门大出血,这是紧急止血的临时操作。”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派驻粤西医院专家、小儿外科邓高燕主任医师回忆道。之后,在多学科协作救治下,孩子化险为夷,顺利出院。

值得注意的是,男童肛门大出血、濒临休克竟是因为一个小动作。

掉息肉竟致大出血

医生跪床紧急止血

“医生!快救救孩子!”7月15日晚,伴随着急切的呼救声,一对年轻父母抱着低声哭泣的4岁男孩冲进了急诊大厅。家长胸前的衣服满是血渍,孩子的屁股和裤腿已被鲜血浸透,触目惊心。

医院启动绿色通道,急诊科接诊后为男孩进行止血处理,小儿外科邓高燕主任医师团队接到消息后迅速到位,观察监护患儿情况,并联络麻醉科手术室、内镜科做好救治准备。

期间,鲜血从男孩股间持续冒出,不见改善。渐渐地,男孩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监测仪刺耳的警报声在病房回响,而生命的活力正一点点消逝。邓高燕当机立断,冲向病床,予直肠压迫止血及腹部压迫,转运时则在病床上呈跪姿保持止血动作,丝毫不放松,随车床一路奔向手术室。

手术室外的家长又焦急又悔恨,“都是我的错……”原来,小男孩之前就有反复大便带血,这次排大便时发现肛门有“小肉球”样肿物脱出,家长情急之下掐断肿物,不料致肛门出血不止,于是紧急送到医院。

出手术室转ICU

多学科协作化险为夷

手术室内已经准备就绪。粤西医院麻醉科吴春林主任医师团队为男孩施行气管插管下的全身麻醉,紧密看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派驻粤西医院专家、内镜科林绪涛主治医师为男孩进行结肠镜检查,拟做镜下止血。

在内镜显示屏上可以看到,距离男孩肛门15厘米处的结肠有一个息肉,其表面存在离断痕迹,经过邓高燕跪在病床上二十多分钟的压迫,已停止活动性出血。医护团队在镜下为男孩切除了直径约1厘米的息肉,并对全结肠进行检查,未发现其他病变。

经过手术室里一番紧张的救治,男孩的面色逐渐恢复红润,监护仪显示其血压趋于稳定,众人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然而,男孩不仅肛门出血,还伴有呕吐症状,经检查发现还伴有吸入性肺炎。手术后,他被送往重症监护室(ICU)进行监护和进一步治疗。从ICU到儿科,专家团队为男孩开展了雾化、抗感染、监护、排痰等一系列治疗措施。男孩的病情迅速好转,4天后便康复出院。

家长特意为医护人员赠送锦旗

自行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及时就医是上策

邓高燕表示,儿童下消化道出血有三大常见原因:幼年性息肉、梅克尔憩室(可引发致命性肠穿孔)以及过敏性紫癜(肠型)。其中,幼年性息肉占比超过70%,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肠道刺激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幼年性息肉以伴有排便后无痛性鲜血滴落为常见临床症状,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呈“樱桃红色肉球”,长期慢性失血可致小儿贫血。

需要强调的是,息肉蒂部富含未成熟血管,遭受机械刺激时,易引发难以自行止住的动脉性出血。若强行揪出或不当处理,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当发现儿童便血且有“肿物”脱出时,请遵循“三不”原则:不自行处理脱出组织、不迷信偏方、不拖延就医时间,建议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处理。除此以外,如果出现持续便血等症状,即使未见肛门“肿物”脱出,请务必予以重视,及时就医,必要时行肠镜检查明确出血点,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在这场与生命的接力赛中,中山六院粤西医院急诊科、儿科及小儿外科、内镜科、麻醉手术科,还有检验科、输血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科室紧密协作。医生跪在病床上为孩子压迫止血,眼中只有孩子岌岌可危的生命;其他医护人员也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操作,以仁心仁术生动诠释了“生命至上”的理念。每一个科室的参与、每一位医护人员的付出,都是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共同构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文字 | 刘颖颖

通讯员 陆水清 王炜昌张婷婷 陈子滢 简文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