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房产 > 家居

东方雨虹王文萍:“三驾马车”并进 打开海外新格局

时间:2025-07-24 浏览:

7月18日,以“相信奋斗的力量,专注攀登,永创新高”为主题的东方雨虹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开幕。来自海内外数万合作伙伴、事业合伙人、专家领导、员工及家属以线上线下形式齐聚一堂,共同回溯东方雨虹三十载栉风沐雨的奋斗征程,共话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活动现场,环球网家居采访了东方雨虹海外发展集团总裁王文萍。她表示,在集团“海外优先”战略下,一套“贸易+投资+并购”的组合拳正在精准发力: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作为敲门砖,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关键市场进行战略投资,构建本土化生产和运营能力;通过资本运作,快速获取成熟渠道、生产能力或市场份额。

她指出,这一战略已初见成效,成功帮助东方雨虹进入了11个海外市场。今年下半年,公司的全球化进程迈向“精耕细作”的全新阶段,未来的工作重心将是持续深化本土化运营,并全面优化全球供应链体系。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东方雨虹如何将中国标准转化为海外认可的产品、技术认证体系?

【王文萍】:东方雨虹自2001年起即对标全球最高标准,先后取得欧盟CE、德国EC1、法国A+、美国能源之星等认证。这些认证要求产品完全按东道国或欧盟标准设计并通过检测,管理体系亦同步接受欧盟体系审核,之后每年乃至每半年接受巡回检查。

在推进本地化过程中,东方雨虹坚持“先对标、再适配”的基本策略。在全球各个区域设立研发团队,针对不同地区气候特征调整配方,满足当地市场需求;此外,还通过系统比对当地建筑规范、产品标准与中国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优化和价格适配,最终形成可在目标国直接落地的施工与认证体系。

目前东方雨虹海外产能布局情况如何?背后有哪些战略考量?

【王文萍】:目前东方雨虹已在11个国家推进海外生产基地的落地。功能性建材大多不具备全球通用的贸易属性,因此我们遵循“优势产品优先、需求导向选址”的原则布局全球供应链。

一方面,将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优先布局海外,如天鼎丰胎基布,已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沙特建立生产基地,以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并为防水产品改性沥青卷材奠定客户基础。另一方面,依据各国市场特性匹配产品布局。例如在美国休斯敦建设工厂,聚焦当地需求上升的TPO防水卷材等;在东南亚地区,则优先布局特种砂浆、水性涂料等对运输、交付及气候条件敏感的地采特征产品,以快速响应区域市场需求。

东方雨虹如何解决文化与施工习惯差异等问题?

【王文萍】:针对文化差异与施工习惯,东方雨虹采取“调研先行、技术先置”的本土化策略。首先,建厂前即在当地开展市场调研,包括产品、技术、法规及本土需求,并将当地样本送往国内进行系统测试并初步定型配方;选址确定后同步设立属地研发实验室,由技术团队在当地完成现场应用测试,确保产品与工艺符合当地环境和施工规范。

多线布局全球市场,东方雨虹的海外打法有何深意?

【王文萍】:东方雨虹海外拓展坚持贸易、投资、并购“三驾马车”同步启动,并遵循董事会明确的“民建优先、消费建材优先”原则,对不同国家实行“一国一策”。

近日,东方雨虹并购了智利专业建筑辅材连锁企业Construmart,利用中国强大且高性价比的供应链体系,为Construmart的产品线快速“补位”和升级,注入新的竞争力。优势产品叠加现有渠道网络,形成双轮驱动,实现1+1>2的效果。

同时,对制造基础薄弱地区,优先输出最符合当地当前需求的标准化基础产品,确保产品能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购买力及主流建筑形态精准匹配。

东方雨虹在海外做了很多经典工程案例,被海外客户认可的原因是什么?

【王文萍】:东方雨虹的海外竞争力首先源于其在中国重大工程中的深度参与和实战验证。自2003年起,公司先后为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水立方”等提供防水系统,并在国内高速铁路建设中占据约60%市场份额,雅万高铁、中泰铁路等项目均成为海外投标时的“中国样板”。这些模范案例不仅展示了东方雨虹的技术实力与交付能力,也成为海外客户建立信任的核心依据。

2025年下半年东方雨虹海外业务的推进计划是怎样的?

【王文萍】:今年下半年,东方雨虹将以“贸易+投资+并购”三线并进策略推进海外业务发展。

在贸易方面,国际工程业务部门负责“借船出海”的战略部署,主要通过与国内已有良好合作基础的中资总包企业合作,将产品和服务带向海外市场。这些合作企业对东方雨虹的产品与体系已有深度认知,因此这条业务线的发展路径相对成熟。

为了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我们正在推动本土化团队的建设,以获得更精准的当地市场洞察,从而促进工程与零售业务的并行发展。在投资层面,制造集团及砂粉集团将按既定节奏,在目标国家分阶段启动生产基地建设。海外发展集团则统筹上述三条主线,为集团出海提供全方位的强大助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