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领下,中国正坚定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互促共进的新路径。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无论是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增长,还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已不再是发展的附属选项,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从中国广阔自然风景中的工业“新塔”到深入秦岭腹地的“秦岭生灵”,再到海南椰林海风中的贸易港口,让我们跟随中国摄影师的镜头,见证这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定格在画面中的不只是壮美山河和城市新貌,更是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全链条,在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迈出的坚实步伐。这些影像,让世界得以“看见”一个以绿色引领未来的中国形象。
机械与自然的复调美学: 风电场是另一种森林
哈苏大师奖获得者、全网超500万粉丝的中国摄影师储卫民策划拍摄的“中国新塔”系列作品,采用无人机航拍视角,捕捉中国壮丽自然景观中的现代化工业设施。在这样的视觉切口下,电网铁塔在雪山映衬下化作大地的琴弦,风力发电机在戈壁上旋转出时空的韵律,海上石油平台与浪花共舞——这些曾被刻板印象固化为"生态破坏者"的工业设施,在广袤的中国山河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工业美学,原本冷峻的工业设施成为了新的“自然遗产”。
图1 储卫民摄影作品——“中国新塔”
近年来,中国坚定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风电、光伏、海上能源等绿色能源板块快速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引擎。这些“中国新塔”,正是中国绿色转型背后庞大系统工程的缩影,展现中国正在从“能发展”走向“会发展”,从“速度发展”走向“绿色发展”。
镜头中的共生图景: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律动
在风光摄影师“修船诗人”的镜头里,海南的浪漫海岸、蓬勃海港、繁华夜景尤为动人,直观诉说着自贸港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故事。他镜头下的广西,科幻十足的平陆运河工程现场,蓝调时分的浪漫街巷,遇龙河上满载人们对美好生活期许的“金龙”竹筏……汇聚成一幅多姿多彩的万里河山、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新画卷。
图2 “修船诗人”摄影作品——海口万绿园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既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也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而是坚持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影像作品不仅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美学,更生动诠释了城市现代化进程与自然生态之美的完美融合,展现中国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真实图景。
生态文明的现代叙事:生态文明的秦岭样本
作为横亘中国腹地的生态脊梁,秦岭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观察中国生态治理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陕西生态摄影师张强长期扎根秦岭,拍摄了大量生动而珍贵的“秦岭生灵”系列影像,以镜头为笔,记录下金丝猴、羚牛、朱鹮、大熊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珍贵瞬间。这些充满生命张力的影像,不仅展现出野生动物的自然生境与生命律动,也成为中国生态保护成效的鲜活注脚。
图3 陕西生态摄影师张强摄影作品——秦岭朱鹮
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重挑战下,中国正在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在全球面临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当下,秦岭所呈现的不仅是一幅生态画卷,更是中国讲述的属于自己的绿色发展故事:我们既重视发展,也珍惜自然;我们既拥抱现代化,也尊重生命本身的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