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步伐正在加快,特别是村镇银行领域的“瘦身健体”进程在今年显著提速。据统计,截至7月9日,2025年已有84家村镇银行正式获批解散,这一数字相较于2023年和2024年同期均呈现明显增量。
此次村镇银行改革的核心思路是“兼并重组、减量提质”。从已披露的信息来看,多数村镇银行通过被所在地区的城商行、农商行或其主发起行吸收合并,并改制为分支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这种模式被业内称为“村改分”或“村改支”。
内蒙古成为今年上半年村镇银行解散数量最多的地区,有15家获批解散,多数被蒙商银行吸收合并。山东和江苏紧随其后,分别有14家和5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据统计,截至7月9日,全国村镇银行总数已从2024年末的1538家减少至1454家。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村镇银行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出现了跨省“村改支”和“村改分”的案例:哈尔滨银行收购了重庆酉阳融兴村镇银行,并在重庆市设立了三个支行;江苏银行收购宁波江北富民村镇银行后,设立了江苏银行宁波分行。此外,国有大行也首次加入兼并重组队伍,工商银行收购了其独资设立的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出现了跨省收购和大型银行介入的新动向,但这更多是“一事一议”的个案处理,区域性银行大规模跨区域经营的可能性依然不大。未来,村镇银行的数量预计将进一步减少,改革将更加注重引导机构回归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本源,在化解风险的同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