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2025年银行半年报披露收官,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城商行)的头部格局迎来新一轮洗牌。最新数据显示,资产规模超万亿元的城商行“俱乐部”成员已达12家,其内部座次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强者恒强、区域分化明显的特征。
江苏银行登顶
本次半年报最引人瞩目的变化,莫过于座位重排。江苏银行凭借高达4.79万亿元的总资产,成功超越长期领跑的北京银行,正式登顶首位。其资产规模较去年末增长约2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与此同时,宁波银行表现同样亮眼,以3.47万亿元的资产规模超越上海银行,首次跻身城商行前三名。南京银行也在营业收入上超越上海银行,长三角地区的头部城商行形成了强大的集团优势。
业绩分化,长三角头部城商行表现抢眼
在规模扩张的背后,业绩的分化更为深刻。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三家长三角头部城商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8%,远超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约3%的增速。其中,上海银行净利润增速仅为2.02%,增长略显乏力。
长三角城商行的领跑,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江浙沪地区发达的经济基本面,特别是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强劲投资,为银行提供了大量优质资产。以江苏银行为例,其企业贷款余额半年内激增3000亿元,增幅高达23.3%;宁波银行的公司企业贷款也增长了21.34%,对公业务成为其核心增长引擎。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分析指出,江苏银行的竞争力源于其小微业务的金融科技赋能、对公业务的制造业与基建双轮驱动,以及零售业务的规模优势。银河证券分析师张一纬则认为,宁波银行深耕长三角的区位优势、突出的小微业务能力和完善的多元利润中心,是其业绩稳健增长的基石。
内外竞争加剧
“万亿俱乐部”并非一片坦途。排名靠后的厦门国际银行、盛京银行经营面临较大挑战,净利润规模较小,资产质量承压。盛京银行0.05%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和2.69%的不良贷款率,在俱乐部中垫底,凸显了其经营困境。
此外,行业普遍面临的净息差收窄压力,考验着各家银行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尽管如此,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头部城商行通过优化负债结构,成功实现了息差的逆势提升,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
展望未来,“万亿城商行俱乐部”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方面,内部座次可能继续重排;另一方面,重庆银行、天津银行等总资产超9000亿元的追赶者,正虎视眈眈,有望成为俱乐部的新成员。可以预见,深耕区域经济、加快战略转型、强化风控能力,将是城商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