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直通港澳

“跨境支付通”满月,大湾区汇款更便捷

时间:2025-07-23 浏览: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7月22日,方便两地居民实时跨境汇款的“跨境支付通”迎来“满月”,首批参与的6家香港银行以“正面、积极或热烈”来形容服务推出后的用户反应。

6月22日,“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首批参与的香港机构包括中银香港、汇丰、恒生、东亚、建银亚洲及工银亚洲。据香港新闻社22日报道,香港金管局网页显示,截至21日,香港参与机构新添6家银行,包括上海商业银行、招商永隆、中信银行(国际)、交银香港、创兴银行、天星银行,即参与的香港银行数目已达12家。金管局发言人透露,除首批参与的银行外,现正有逾10家机构在进行测试,它们将在完成相关预备工作后陆续加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跨境支付通”首次纳入了数字银行天星银行。天星银行是以小米集团和富途集团为主要股东的香港数字银行,其近日官宣将作为首批数字银行参与“跨境支付通”项目。

香港头条日报网7月22日称,对于“跨境支付通”6月22日启动后的运作及使用情况,金管局表示整体运作顺畅,目前两地汇款交易主要为个人对个人的小额支付,交易宗数平稳。个别参与机构提供的功能可能有所不同,部分功能或逐步推出,例如,对于开通内地账户的香港居民,内地参与行正优化其手机号码跨境收款的相关功能。

此外,部分用户通过账户号码进行北向汇款未能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收款人未先在内地银行核准其账户的英文或拼音名字。

香港参与机构对“跨境支付通”做出积极回应,汇丰表示,服务推出以来用户反应热烈,交易宗数及金额以南向汇款为多数。中银称,整体用户反应正面。恒生表示,该行相关日均交易宗数保持稳定,交易金额有所增加。东亚银行表示用户反应不俗,个人客户北向汇款与南向汇款的交易宗数差不多,南向汇款平均每笔交易金额约为8200港元,北向约为2400港元,“南向是北向的3倍多”。建行亚洲说,用户反应热烈,当中南向稍多。工银亚洲也反映用户反应积极,截至7月17日,个人对个人的业务方面,南向汇款占比超过70%,暂无南向或北向汇款用爆全年额度的个案,也无用户反映每日额度不够用。

“跨境支付通”是将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FPS)与内地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IBPS)互联,两地居民可通过输入收款方手机号码或账户号码进行转账,但内地收款人需在接收转账前,预先完成手机号码跨境收款登记。香港居民则可以通过本港参与行的手机App“跨境支付通”服务,实时跨境汇款到内地,每日上限为1万港元,全年上限为20万港元。

《星岛日报》的社论称,显而易见,这一新措施为两地民众带来方便,对大湾区进一步融合起到推动作用。但这并不是终点,因为“跨境支付通”还有拆墙松绑和优化的空间。当跨境资金流动更为活跃、更为直接,两地经济的发展动能自然更为强大。

文章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言,要“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两地近年来在不同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措施陆续出台,并且取得显著成效。总的原则必是减少阻碍内地和香港交流的行政藩篱,尽量消除两地人民必须“绕道”汇款的苦恼,最终让跨境资金流动机制步向成熟和完善。(杨伟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