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直通港澳

赴港留学人数攀升,香港新举措鼓励酒店商厦改学生宿舍

时间:2025-07-23 浏览: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香港特区政府近年积极推广“留学香港”品牌,致力于打造国际教育枢纽,加上美国近日发生哈佛大学被禁收国际学生事件,预计来港求学的人数会不断攀升。对初来乍到、对香港环境尚不熟悉的外地学生而言,住宿是一大需要解决的问题。香港发展局与教育局21日推出“城中学舍计划”,鼓励市场把商厦改为学生宿舍,以增加宿位供应。

非本地学生宿位短缺超4.76万

据香港《经济日报》21日报道,香港发展局与教育局宣布,自21日起接受“城中学舍计划”申请,在管制程序上拆墙松绑,让酒店及商厦无需进行繁琐的程序,便能改装为学生宿舍,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教育枢纽的地位。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政策方针是建立清晰、易于遵循、合规且具成本效益的运作框架,同时推出足够的措施确保宿舍符合特区政府要求。

香港文汇网22日称,有意参与计划的发展商或营办商,须填指定表格向教育局递交申请,“城中学舍计划”下的学生宿舍只能出租给指定院校的学生,最多10%的宿位可租给院校相关人员。目前符合资格的专上院校共31所,包括8所资助大学、职业训练局及多所自资院校。此外,改装前获豁免计入总楼面面积的设施如停车位等,可继续获豁免,以便发展商灵活将其改装成宿舍用途设施,如健身房、自习室等。

去年10月,香港特首李家超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建设,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措施之一是将政府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学生限额,从20%提升至40%,因此2025年上半年推出“学生宿舍先导计划”以增加学生宿位供应,在规划、地政、建筑审批方面拆墙松绑,鼓励市场以自资和私营方式改装酒店和其他商厦。

香港大公网今年5月称,香港教育局预计本港高校宿位数量未来数年会逐步增加至5万个,但目前宿位仍然短缺。根据立法会文件,2023年9月,香港资助大学可提供约3.76万个宿位,但当年非本地生人数有约6.4万人。有咨询机构早前称,香港2023/2024学年非本地学生的宿位短缺超过4.76万个。随着非本地学生学额上限从20%提升至40%,预计未来额外需求会达1.57万个宿位。即使2027年前约有7900个新大学宿位的潜在供应,估计整体仍至少短缺5.54万个。

吸引外地学生来港的关键因素

“宿位在吸引外地学生来香港方面是一个关键因素。”服务青年学生的机构学友社学生辅导顾问吴宝城近日接受港媒采访时表示,如果学校无法提供住宿,留学生不仅要承担高昂的租房成本,还可能因在校外居住而错失融入当地社群的机会。因此宿舍不仅是居住场所,更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集体生活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相互沟通、融合。至于宿位短缺的根源,吴宝城认为有两大主因:一是香港土地资源稀缺,市区地价高昂,像香港城市大学、浸会大学、理工大学等位于市区,难以获取土地扩建宿舍,部分学校只能将宿舍选址至偏远区域,例如城大马鞍山宿舍;二是,有些大学的规划欠前瞻性,香港学制从三年转为四年,加上国际学生及研究生数量大幅增长,配套的宿舍建设却未能及时跟上,导致供需失衡。吴宝城说,宿位不足带来双重负面影响:一是留学生会因住宿成本高、通勤不便、文化交流机会匮乏,降低对香港院校的选择意愿;二是,本地学生也受到冲击——由于部分宿舍需优先分配给留学生,本地生住宿机会减少、住宿周期缩短,进而引发对校园资源被摊薄的担忧。

而将酒店改装为学生宿舍,被普遍看好。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及顾问咨询部董事汤卓轩日前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在政策上拆墙松绑的消息传出后,该公司随即接到不少咨询,探讨其商厦是否可以改装,以全幢或半幢业主为主,未来不排除有投资者进入市场;改装以邻近大学的乙级或丙级写字楼为主。他透露,商厦改装学生宿舍的成本大约每平方英尺1500-2000港元,最快需要约6-12个月。香港头条日报网称,学生宿舍租金受项目位置、新旧程度等影响,普遍来讲双人床位每月租金约6000-7000港元,部分达到8000-9000港元;而单人房平均月租为1.2万至1.3万港元,最贵可达1.5万至1.6万港元,可见学生宿舍的投资潜力。

办好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

港媒称,在目前学生宿位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批学生涌入私人住宅市场租房居住。7月是租房旺季,邻近香港大学的坚尼地城是不少学生租房的首选。中原地产高级资深区域营业经理沈兴和说,目前整个坚尼地城区约有100个租盘,虽然传统7月和8月为学生租房旺季,但内地学生早在4月和5月就开始探路问价,香港大学附近的盘源尤其紧张,甚至部分学生提早一两个月起租。美联区域营业董事马鸿德也表示,6月内地生查询租房比5月大增逾一倍,坚尼地城邻近大学校区,7月至8月租盘会十分紧张,预计平均3个租客争1个租盘。不过,中介有时候也会使用一些营销手段,现就读港大的内地研究生刘可怡回忆说,她去年从打算租房到最终确定只用了大约两天时间,主因是中介营造了一种紧张氛围,声称已有多位同学同时询问同一个房源。

汤卓轩说,目前香港整个学生宿舍私人市场共有约4500个床位,主要集中在红磡、新蒲岗等地,此外,大学提供床位约4.4万个,已批出兴建中的有约8000个。换言之,私人市场连同大学等共有5.65万个床位。而2024/2025学年全日制本地及非本地本科生和研究生达19.2万人,“可见本港学生宿位明显短缺”。他表示,未来大学将逐步增加学额,预计5年后本港非本地生将达13万至14万人,“即使目前政策拆墙松绑,未来供应仍然不足”。

有港媒评论称,要提升本港留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除了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也需要在学生住宿配套方面多发力,营造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和生活氛围,才能增强非本地生毕业后落地生根的信心,推动香港成为国际高端人才的聚集高地。

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及港专学院校长陈卓禧16日撰文称,欧美顶尖大学中盛行的书院制度,远非简单的住宿安排,而是塑造一个全人教育的生态,将住宿空间转化为学术生活和人格成长的小社会。他认为,学生在紧密的社群中较易建立学术自信和社交网络,通过导师制和学长制,加上学术讲座等,强化成员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此外,把不同学院的学生混居在同一空间,也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减少知识割裂。因此,学生宿舍不应该止于满足基本住宿,还要利用其办好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

香港《星岛日报》称,未来一段时间是香港大力发展国际教育枢纽的黄金机遇。实施“一国两制”、中英双语同属官方语言、国际化程度全国最高,这些优势为香港吸纳生源创造契机。与此同时,香港高等教育正处于向上发展阶段,最近港校在QS大学排名榜上再创佳绩,“我们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力必将更雄厚”。选择来香港就读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多,不只是内地生,还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以及西方学生,“香港在这个时候大力增加宿位供应,做对了,这对于完善香港的高等教育生态有利无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