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化学】历时三个月,我把“影子”晒成了照片...
久等了大家!视频虽然只有短短五分钟,却是我有史以来工作量和耗费成本(接近5000)最大的一集。为了能输出稳定的底片,自费购买了可以打印菲林的打印机;为了提高成片效率,我用五面反光的装置,让传统蓝晒曝光时间从8~25分钟缩短到了2分钟,同时在相纸的涂布和选择上,试验了200多次,拍摄了467 G的素材。又因为蓝晒相纸阴干时不能接触阳光,所以我大部分的蓝晒工作都选择在了傍晚,一忙就是一整夜。文献检索中,还发现了过去科普视频的一些错误,如普鲁士蓝和滕氏蓝的争议,茶水变色实验中,实际上让三价铁变色的不是单宁酸,而是多酚物质等等。其实探寻知识的过程并不枯燥,就像在参考文献的第一篇中,我第一次得知除了普鲁士蓝、普鲁士白,还有普鲁士黄这种物质(黄绿色),其实就是铁不同价态的存在形式... ...这三个月中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令人着迷的,我为自己能够不断进步、创新而感到兴奋,也希望把这份感悟传递与你。或许这条道路没有尽头,但当你拨开迷雾,拥抱光明,沿途的风景,终会不负此行。去追寻你心中的那束光吧!
参考文献:
《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
[1]曾利,侯昊,冉鸣.配合物的制备及颜色变化实验——防晒霜抗紫外线能力的比较[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5,46(11):75-79
[2]王佳伊,李铁.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2(3):147-149
[3]王慧.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41(19):78-80
[4]吕小兰,胡昱,吴思豪,等.大学化学,2022,37(5):
[5]寇会忠,廖代正.无机化学学报,1999,15(2):141-150
[6]朱玉林.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102-106
[7]何绮婷,张皓帆.大学化学,2021,36(10):59-72
[8]杨志豪,李昌明,吴智谋,等.材料研究与应用,2024,18(2):195-196
[9]邓仲华,陈丽萍.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20):1-6
[10]张志波,彭琨尧,耿茂宁,等.化工学报,2020,71(10):4429-4444
[11]顾亚龙,朱静雨,熊加宝,等.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3,40(9):1161-1166
[12]赵颖.纺织科学研究,2022,39(7):48-49
[13]曹小华,肖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33(11):3098-3100
[14]吴天强.光谱实验室,2013,30(5):2264-2266
[15]张凤芬,陈华丹,谢春玲,等.单宁酸-Fe(Ⅲ)络合物作涂层的pH响应智能控释体系的构建[J].广州化工,2025,53(10):89-93.
[16]盖书娟.阳光下的版画—浅析蓝晒版画语言的观念性表达[D].天津美术学院,2025.
拍摄设备:尼康Z6 II 尼康Z8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