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如如不动” 有很多人都体会错了。
「如實安住」這四個字很要緊,「實」就是真實,咱們不是說三個真實嗎?也就是實相,也就是真如,也就是法身。「如實安住」的意思就是「如」這個「實」,本來的實際。這個「如實安住」跟密宗的那句話是一個意思,也是「如實」,「如實知自心」。所以大家學密,不知道密宗是什麼,就以為我學了這個東西,我就是一個巧招,我就出現一種過人的神通能力,自己怎麼怎麼樣去炫耀一番。這都是所謂附法外道,要知道。我們千萬不能當附法的外道,附在佛法裡頭,而實際你是個外道。這種概念就是外道的概念,你附在佛法裡頭。
密宗的要領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的知道自己心。現在談密的人都不談這個,不談根本,盡談一些糟粕,轟轟隆隆的,傳徒弟的、學法的,亂哄哄的一大堆,不知道根本,學法無益。「如實知自心」跟這「如實安住」,這就比那個「如實知自心」還要深一點點。不但是「知自心」而且「安住」了。這個在禪宗就是到破重關的境界了。
現在把這個「破三關」大家解釋得很庸俗化,都自己隨便下定義,那不行,那是你自己封的。你自己封你現在是這兒佛學院的院長,這不行,你自己封的不行,沒人承認。這個「如實安住」就是「如實知自心」那兩個字,那個「如實」是一樣的。而這個地方不但是「知」,而且是「安住」,就是如實際的而安住於真實之際,也就是安住於諸法的實相。既然實相是真如,如實也就是如,所以如實就是如如,「如如安住」。
「如如安住」,跟《金剛經》的「如如不動」就沒有分別啦。「如如不動」是在這個「如如」上頭沒有動搖。有很多人都體會錯了,就體會成是個「不動」,是個「定」,大錯!不是以「定」為果,是在「如如」這個上頭「不動」,就是跟這「如如安住」是一個意思。讀《金剛經》的人,可以說一半以上都把它看成「如如不動」,我就是「定」,我「不動」了。連孟子都懂得這個道理,「不動心有道乎?」「告子先我不動心。」告子比我先都不動心了。孟子,咱們佛教不說他是聖人,告子早比孟子就不動心了,那告子是聖人嗎?
所以希望大家將來要發大心、將來要秉光明炬。現在外頭是很黑暗,要光明破暗,要發起大心來。大家現在這個求法的心很切,很好,缺乏人引導,就是這個,也很可憐。所以「如實安住」就應該這麼體會,就是如如不動,就是安住於我們真實之際。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