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 科技关注

电装中国井上英治:以“环境·安心”双轮驱动,深耕中国出行生态

时间:2025-04-25 浏览:

【环球网智驾报道 记者 心月】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的喧嚣中,电装以“环境·安心”为核心的战略成果发布,成为行业观察中国市场技术落地与企业责任担当的重要窗口。作为电装中国地区的掌舵者,株式会社电装高级执行总裁、中国地区CEO井上英治在与记者的交流中,深度阐释了电装扎根中国38年的本土化实践,以及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的价值坚守与创新路径。

自1987年北京代表处设立、1994年烟台合资公司奠基,电装在中国的布局已形成纵深网络——34家关联公司、1.5万名员工,构成其融入本土产业生态的基石。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在于“技术创新的速度与转化效率全球领先”,而电装的生存之道在于“将‘环境·安心’的全球战略与中国电动化、智能化的市场需求深度绑定”。从早期的零部件供应到如今主导新一代热管理模块的全流程本土化开发量产,电装的角色已从“参与者”转变为“共建者”。井上英治称电装的研发、生产、供应链体系均以服务中国客户为核心目标,通过在中国本土生产逆变器、电动发电机等电动化核心部件,持续助力推动电动车在中国的普及。

在“地球生态友好”的愿景下,电装的环境实践呈现技术落地与制造革新的双重逻辑。技术端,由中国团队主导的新一代热管理模块实现“从策划到量产”的全链条本土化,通过精准调控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的温度,将电动车续航表现提升至新维度;电池护照系统则构建起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为循环经济提供数据基建。制造端,电装以“节能、可再生能源、创能”为三大支柱,锚定2025年电力碳中和、2035年全面碳中和目标,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的认证、2020年以来累计23%的二氧化碳减排量,都印证了其“绿色制造”的执行力。这些成果不仅是对中国“30·60”双碳国策的响应,更是电装作为“本土企业”的责任自觉。

据悉,在强化主动安全性能方面,电装持续推进以“零交通事故”为愿景的技术研发工作。在本次车展上展示的SDV模型车集成了毫米波雷达、图像传感器与车载通信模块,展现了汽车从“功能载体”向“移动空间”进化的可能性;而电子电气架构的优化,则通过软硬件深度整合,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可用性。

井上英治特别强调了与地平线的战略合作——针对中国复杂道路环境,双方将联合开发L2++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将“行驶、转向、制动”等基础功能的响应能力推向行业前沿。“我们确信,未来该产品的量产应用将为用户带来空前安全舒适的组合辅助驾驶体验。”井上英治信心满满地表示。

而电装的本土化不仅限于商业层面,更体现在社会价值的共创方面。井上英治称,作为扎根中国的企业,电装在持续开展与社区共生共存的社会贡献活动。在“环境”领域,定期的公共设施清洁活动、环保理念普及,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社区生态;在“安心”领域,针对小学生的交通安全讲座与沉浸式体验,提升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构筑出行安全防线。

展望未来,电装的战略路径清晰而坚定: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加码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融合创新,例如通过SDV模型车探索“汽车即服务”的场景落地;在产业协作上,深化与本土合作伙伴的协同,从地平线的智能驾驶到更多未披露的生态共建,构建开放共赢的技术生态圈;在社会责任上,将“环境·安心”的理念进一步融入产品设计与社区服务,让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从技术落地到生态共建,从制造革新到社会责任,电装的“环境·安心”战略不仅是企业战略的宣示,更是其深度参与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的行动纲领。在井上英治的规划中,电装的未来不在单一的产品竞争,而在“与中国社会共同成长”的价值共振——这或许正是外资企业在华长期主义的最佳注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