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2025年,中关村论坛再度以北京为舞台,向世界全方位展示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硕果。这里不仅是顶尖科技合作交流的“会客厅”,更是全球科技界瞩目的前沿科技“风向标”。在本届论坛中,各会员单位构建成创新共同体,与论坛自身形成了双向赋能,共同营造出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形成了良性循环。世界500强企业的全球资源网络、专精特新企业的技术锐度、金融机构的资本助力,通过论坛的协同机制迸发出几何乘数效应,形成技术深度融合、成果高效转化、全球规则有序制定的一体化发展范式。
如今中关村论坛早已突破传统会议边界,不仅承载着“科技强国”的国家使命,还成为孕育着创新的沃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视野,勾勒着未来产业发展的崭新蓝图。在这里,每一次技术握手都有机会重塑全球科技版图,每一场跨界对话都是人类智慧的创新共鸣!
今年,中关村论坛会员单位横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科技驱动与创新融合的鲜明特征。会员单位呈现互补共融的多元格局,覆盖全球化巨头与垂直领域新锐力量,既囊括阿斯利康、腾讯等世界500强企业,凭借资源整合优势主导行业标准制定;又集聚智谱华章、强联智创等独角兽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吸引到大华银行、蚂蚁集团等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的企业。这种融通创新的产业协同模式,构筑起中关村科技生态的多维创新网络。
作为国家级科技盛会,中关村论坛宛如新技术、新产品的“首秀场”,不仅强化了企业自身影响力,更推动其技术成果进入政策与产业发展的核心视野,助力企业实现品牌跃升与战略突破。在中关村论坛影响力日益彰显的背景下,会员单位以前沿科技成果与创新实践为纽带,深度参与论坛科技生态共建,通过成果展示、场景应用、 行业交流等方式支持论坛筹办。这极大地丰富了论坛的科技内涵,更为参会者带来了切实可感的优质参会体验。
具体来看,玻色量子携全球领先的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亮相,通过可编程量子计算真机演示展现量子优越性,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锚定方向,彰显会员单位前沿技术首秀对论坛的强力赋能。一轻控股携旗下大豪科技、“中华老字号”北冰洋、一轻研究院、星海钢琴,通过智慧缝制动态演示、智能饮品调配体验、产业链全景展示及智能乐器演奏等,全方位呈现了融合创新科技与传统工艺的丰硕成果,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氛围推向新高度。清飞科技、灵动天地、智谱华章、松延动力等企业则以最新成果全面升级会务服务能级,引发了参会者的广泛关注,实现了品牌声量的指数级增长。
与此同时,中关村论坛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产业领袖与政策制定者,为会员单位构建了覆盖政产学研的多层次交流平台和深度对话的“思想场域”。会员单位在论坛上频频发声,展示企业创新理念及成果,并有机会与顶尖智慧同频共振。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专家解析脑机接口未来趋势,助力企业精准把握技术方向与市场机遇;银河通用创始人分享其对于人形机器人在生产力时代的探索与思考,为其他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提供具有战略价值的前瞻性洞察。
不仅如此,中关村论坛凭借着自身卓越的资源整合能力,构筑起一个高端且充满活力的科技交流生态圈。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依托其特有的资源枢纽功能,推动会员单位链接上下游企业、挖掘潜在合作伙伴、高效对接投资机构。从技术到资本,从研发到应用,论坛为企业搭建了“资源高速路”,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资源高效整合与产业协同发展。
论坛现场,银河通用与好饮科技通过论坛平台达成深度合作,双方不仅攻克跨品牌机器人协同通信技术难关,研发通用“语言协议”进行咖啡的制作和送餐,更在论坛期间实现2天服务400位参会者的实战验证。这对“咖啡搭子”的创新模式已引起海南、湖南以及新加坡等国内外政府和企业的认可,并获得了数十家企业合作意向。一轻控股依托论坛搭建的产业协同网络,高效链接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领域上下游企业及投资机构,加速推动企业生态不断向科技化、智能化转型。
与传统峰会受限于固定时空的模式截然不同,中关村论坛大胆突破窠臼,匠心独运地打造了“永不落幕”的赋能体系。会员单位可参与全年一系列涵盖研讨会、专题培训、考察走访、创新沙龙、ESG主题分享等多样化活动,既有聚焦技术应用的“人工智能创新沙龙”深度分享,又有围绕“全球政经形势与挑战”等热点话题开设的“科技开放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专题培训,还有通过实地探访金风科技、小米汽车工厂等开展的“探寻新能源领域创新之路”考察。从技术应用的精准拆解,到合规风险的穿透式预判,再到产业链条的全局性重构,每一场活动都是创新要素的化学反应,每一步探索都在定义未来产业的生长范式!
立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时代浪潮下,会员单位以科技为刃、以创新为帆,深入融入中关村论坛这一国家级平台的构建,同时在“技术攻关-产业落地-资源整合”的黄金三角生态中,获得可持续增长的长效动能,为自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而中关村论坛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坚定决心,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屹立于时代潮头,推动着全球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苏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