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 业界

魔搭社区2周年:7万模型、1600万开发者如何成为创新中心

时间:2025-07-01 浏览: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6月30日,当魔搭社区发起人周靖人在首届魔搭开发者大会上透露“托管开源模型超7万个,服务全球1600万开发者”的数据时,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这一刻距离魔搭社区成立仅两年半——这个由周靖人发起的AI开源平台,已悄然长成AI生态的创新基石之一。

“模型能力没有上限。”周靖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欣喜看到这次技术变革产生的深远影响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并且这种生成式技术变革还会持续发展下去。在这样的快速发展期,AI社区也会随着技术突破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立的力量:不做裁判,只搭舞台

“魔搭从一开始就是开放、中立、非营利的组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靖人反复强调这一原则。周靖人认为,这种中立社区的力量,在今天技术变革的期间非常重要,有望推动整个产业AI技术能力有一个全方位的发展。

在此次开发者大会上,记者看到国内外知名AI开源模型团队均现场参会分享,包括谷歌、英伟达、英特尔、Midjourney、DeepSeek、字节跳动、腾讯、蚂蚁、MiniMax、智谱、阶跃星辰、群核科技等头部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之江实验室等知名科研机构。

当被记者追问“字节Seed、百度飞桨、腾讯混元等竞品模型为何能共存于魔搭”时,他给出明确答案:所有模型均由创作者自主上传,平台不做干预。

这与国际开源社区Hugging Face的路径不谋而合,但魔搭走得更快。根据魔搭社区在开发者大会上透露,截至2025年6月:模型数量从早期100+暴涨200倍至7万+;贡献机构超500家,覆盖谷歌、英伟达、DeepSeek、腾讯等巨头,用户数量从2023年4月的100万扩展至如今1600万,增长约16倍,遍及36个国家。

“最优秀的模型在魔搭”正成为开发者共识。仅2025年上半年,DeepSeek系列大模型、阶跃星辰Step-Video视频生成模型、支付宝智能服务等重磅成果均选择在魔搭首发。

开源即服务:从模型托管到生产力引擎

魔搭的发展路径不止于模型托管。其推出的 “模型即服务”(MaaS) 模式,正在重构AI落地路径。目前,魔搭社区已形成全链路服务,支持开发者体验、下载、调优、训练、推理、部署模型,覆盖LLM、对话、语音、文生图、图生视频、AI作曲等多个领域,并提供4000+MCP服务和调试工具。

据了解,该模式提供全链路开发支持,设计师可通过AIGC专区调用文生图工具,企业通过MCP广场对接支付宝智能等服务,科研机构可以使用AI for Science专用工具链。

针对端侧模型需求激增(如自动驾驶、手机端AI),魔搭同步推进工具链优化。“端侧在隐私、延迟有优势,云端在模型能力更强——二者不是对立,而是互补。”周靖人说道。这解释了为何阿里千问开源时专门推出小尺寸版本,而社区正积极适配各类终端场景。

当被问及“传统企业如何解决本地部署成本高”时,周靖人透露关键方案:魔搭已整合VUM、Ollama等推理工具链,并联合云厂商提供免费Notebook算力。“企业可在魔搭测试数十个相关模型,再决定部署方案。”

通过将先进的开源模型汇聚在社区,魔搭可以让广大的模型开发者,迅速获取到最新最好的模型;与此同时,魔搭也为这些模型提供了迅速触及潜在的用户以及下游生态的桥梁,模型贡献者与模型使用者在魔搭上的双向奔赴,使得模型应用的无限可能,得以被激发。此外,通过平台服务以及开源工具链的建设,促进优秀模型的创新,助力模型应用探索,推动中国大模型生态的迭代和发展。

“今天国内的甚至海外的模型团队首发阵地都在魔搭,他们会自主选择魔搭作为他们开源技术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周靖人说道。

开发者的黄金时代:社区成为创新飞轮

“开源已成为创新的主流方式。”周靖人观察到,魔搭上70%的创新应用来自开发者二次创作:有团队将多个模型拼接成工作流Agent;个人开发者微调模型打造垂直场景工具;企业通过MCP快速集成AI能力。

为加速创新循环,魔搭在大会发布开发者勋章激励计划:贡献者将获得免费GPU算力、AIGC训练券等资源支持。更值得关注的是社区形成的自筛选机制——“好模型自然会被开发者选择,无需平台倾斜资源”。

当被问及“AI在科研领域落地较慢”时,周靖人展现出强烈信心:“过去半年模型推理能力突飞猛进,AI正从科研助手升级为研究伙伴。数学家已开始用大模型整理思路,未来将渗透到基础科学全领域。”

魔搭已针对性推出跨学科工具链,并与中国科学院、之江实验室等机构共建生态。随着多模态模型理解能力提升,学科壁垒有望被AI重构——化学模型理解物理论文、生物工具调用数学方法正成为可能。

回望魔搭的成长轨迹,一条独特路径清晰可见:2022年11月, 早于ChatGPT发布前布局模型生态;2023 首发文本生成视频开源模型;2024 上线AIGC创作者专区;2025 推出MCP广场连接应用生态。

与传统开源社区不同,魔搭将“工具链+社区+产业对接” 深度捆绑。这种模式,恰是中国AI生态爆发的关键——既避免巨头割据,又通过标准化工具降低创新门槛。

正如周靖人所说:“魔搭的使命是让AI普惠化。”当1600万开发者能在同一平台调用7万个模型、4000个工具时,创新的主体已从巨头实验室转向每一个普通开发者。这种全民参与的AI创新浪潮,或许才是中国在大模型时代最深的护城河。

周靖人对记者说道:“我们也期待今天有新的行业参与进来,这些都是促使我们魔搭社区更加繁荣的原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