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社会万象

广东提醒:近期嗦粉要注意,1毫克即可致命

时间:2025-08-11 浏览:

湿粉类食品包括

粮食加工品和淀粉及淀粉制品

两大类别

具体品种有

河粉、陈村粉、粿条、濑粉、湿淀粉等

广受消费者青睐

但高温高湿环境下

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

产生毒素米酵菌酸

近期

广东天气多雨高温

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8月11日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最适生长温度为36~37℃,最适产毒温度为26~28℃,其代谢产物米酵菌酸毒性极强,120℃加热20分钟仍难破坏。食用后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湿粉类食品水分含量高,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超过保质期易产生毒素米酵菌酸,冷藏冷冻条件下(≤4℃)只能减缓细菌繁殖和产毒。

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潮湿、阴雨的天气,米酵菌酸中毒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且尚无明确的特效救治药物。

如何选购湿粉类产品

看感官性状。湿粉类产品必须采用密封包装,不得以扎口形式包装或扎孔,选购时,应注意检查外包装完整无破损、无泄漏、胀袋现象、产品感官性状正常,不购买酸馊味、霉味或化学异味,发黏、拉丝、结块或未冷藏储存的产品。

查标签信息。消费者应通过正规商家选购,拒绝购买无标签、标签不全或保质期模糊的散装湿粉类食品,保质期在24小时内的产品,生产日期标注应精确至小时。

验产品资质。可根据产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者、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查询(网址:https://spaqjg.e-cqs.cn/spscxk/)。

提醒:超过保质期的湿粉类食品

要坚决废弃处理

正规渠道购买。应选择资质齐全、储存条件良好、卫生条件符合要求的商超或市场等正规可靠渠道购买,购买时尽量选择小包装,避免反复冷藏。

贮存规范。湿粉类食品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购买湿粉类食品后应冷藏储存,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常温存放;开封后应尽快食用,发现包装破损或胀袋的湿粉类食品不要食用。

食用安全原则。对于超过保质期的湿粉类食品要坚决予以废弃处理, 即便感官性状看似正常,无发酸发臭等变质现象,也可能已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并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食物中毒后

如何紧急处理?

如何识别米酵菌酸中毒?

食用后一般30分钟-12小时内出现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血尿、意识障碍、休克。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燥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如果怀疑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并保留剩余食品样本,送医时声明“疑似米酵菌酸中毒”。

发现以下问题请立即举报:

1.散装湿粉类食品未冷藏销售;

2.销售无SC编号的湿粉类食品;

3.销售过期的湿粉类食品;

4.产品篡改生产日期或保质期。

如发现生产销售问题湿米粉有关线索,请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举报。

别吃!

这4类食物变质也很危险

发芽的土豆

龙葵素是一种有毒的糖苷生物碱。土豆发芽后,龙葵素含量会大大提高,一次摄入200毫克龙葵素就可使人中毒,严重还会致命。

有霉点的水果

苹果、梨、桃子等水果腐败变质后,会产生并积累很多真菌毒素,如展青霉素。

展青霉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可导致食用者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且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

有黑斑的红薯

红薯表面出现黑斑,是红薯黑斑病的典型症状。黑斑病菌不易被高温杀死,主要损伤人体的肝脏,导致患者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引发出血、休克。

发霉的生姜

生姜一旦发霉、腐烂,其含有的黄樟素会急剧增加,黄樟素属于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 通讯员:粤市监

部分来源:广州日报此前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