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社会万象

张桂梅的学生,大学毕业做了一个决定……

时间:2025-07-27 浏览:

近日,各地各高校

2025年新招募的4.8万余名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

陆续出征

奔赴西部和基层地区开展志愿服务

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马天宇

曾就读于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

毕业之际

她选择报名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

西部计划志愿者马天宇参加2025年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活动

2018年进入华坪女高学习的马天宇

在张桂梅老师身边

度过了意义非凡的三年

“张老师在我们心中

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她相信教育是走出大山的希望

她希望我们走出大山后

将来还会回来一部分人

回来再托起大山的希望

让大山变成造福人民的宝山

不再是困住我们的山”

每天清晨五点多

坚持陪学生早读

寒暑假家访的身影

……

这些都深深烙印在马天宇心中

让她真切感受到何为

“燃烧生命,点亮信念之光”

2021年

马天宇高考考到了上海海洋大学

大学期间

在学校开展的各类宣讲活动中

她了解了坚守西部基层的工作者

和援滇支教志愿者的奉献

当今年西部计划招募启动时

马天宇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对我而言,张桂梅老师

是老师、是校长、也是妈妈

她用自己的生命之火

点亮了我心中的信念之光

让我知道

‘走出大山’从来不是为了逃离

而是为了提升自我后

更好地建设家乡

为山里的人们开辟道路

实现一代代人的托举

使命光荣而艰巨

有幸用青春

书写属于我们的西部故事”

马天宇说道

“去翻越更高的山

守护更多的人”

前段日子

军校学员丁王英的纪录片播出

谈起学生丁王英

张桂梅满是骄傲与自豪

再看她亲手为丁王英

佩戴党员徽章的那一幕

信念传承的瞬间

依旧令人动容

“放弃和认命

一条没有尽头的下坡路

改变命运的机会

永远存在于行动中”

张桂梅老师

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为丁王英种下了

“照亮他人”的种子

在华坪女高的三年

丁王英始终记得

张桂梅老师的谆谆教诲

正是张老师

在她心中埋下的红色种子

让她成为村里

第一个穿上军装的女孩

就读军校后

丁王英刻苦训练

经过层层选拔

从140名学员中脱颖而出

成为该战斗班成员中

唯一的女队员

还连续两届参加

“精武杯”比武竞赛

最终获得“全能勇士” 表彰

“大山里的女孩

生来就是高山”

毕业前夕

丁王英毅然决定放弃

选调到机关的机会

选择回到西藏

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祖国边关

再次回到母校

丁王英屈膝在张桂梅老师面前

向她汇报自己入党的好消息

“预备党员可以戴党员徽章

你怎么不戴呢?”

张桂梅老师从自己里层的衣服上

取下一枚党员徽章

戴在丁王英胸前

这个温暖的画面

让人真切感受到了

“信仰的传递”

如今

这枚党员徽章已成为丁王英

最珍贵的“军功章”

陪伴她

去翻越更高的山

守护更多的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因为淋过雨的人

更懂得为他人撑伞

高考不是逃离大山的终点

而是反哺家乡的起点

这些从大山中走出的孩子

深知家乡的落后与不足

也深切明白教育

对于改变家乡面貌的重要性

从华坪女高走出去的学生

周云丽便是典型代表

她曾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

差点辍学

是张桂梅把她带入了华坪女高

2011年高考

周云丽选择了

云南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

并且在接受了4年高等教育之后

毅然决然地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

回到母校担任数学老师

选择继续做“张桂梅”

帮助像她一样的女生

华坪女高教师周云丽在宿舍楼走廊辅导学生。新华社 陈欣波 摄

张桂梅以“燃灯精神”

用行动为山区女孩

争取了选择人生的权利

而她们也在用实际行动证明

教育的终极意义

是让每个生命找到扎根的方向

当年,17岁的张桂梅

怀着建设祖国的热忱

从黑龙江奔赴云南边陲小镇

而今,青春的列车

不断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进发

一批又一批的青年

正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书写无悔的青春!

来源:共青团中央综合时代楷模发布厅、上海海洋大学、中国青年志愿者、新华每日电讯、人民陆军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