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中山北路、沪太路
附近的居民向我们反映
这个路口旁有个可回收物中转站
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回收废旧玻璃
大家知道
玻璃易碎
而搬运、装运废旧玻璃
更是容易产生碎玻璃
居民们就发现,回收站附近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经常出现大量的碎玻璃,盛夏时节,穿凉鞋的市民很多,这些碎玻璃稍不留意就会扎伤脚底。而对骑车人来说,碎玻璃更是“轮胎杀手”。
在沪太路南侧的非机动车道上,记者看到路面散落着不少大大小小的碎玻璃,这些碎玻璃颗粒比较大,边缘较为锋利,看上去不是普通的家用玻璃碎片。
由于碎玻璃散落的区域大、数量多,人行道上有、非机动车道上也有,令人防不胜防。行人步行至此,大都小心翼翼的避开碎玻璃,而骑车人更是小心、小心再小心,一旦车轮碾压上了碎玻璃,很容易扎破车胎。
不少路过的市民都表示
平时走过路过
饱受这些玻璃渣子的困扰
开车要小心翼翼
夏天穿个凉鞋走这条路
也是胆战心惊
市民:这里沿路有(玻璃渣),不方便,万一扎到了讨厌了,特别要开得慢一点。特别要注意,马上到晚上了,一大堆呢,不止一点点。
而旁边的人行道上同样也有不少的玻璃碎渣,有的直接洒在路面上,阳光照射下泛着亮晶晶的光,此外,还有不少细小的碎片嵌在砖块缝隙里。
虽然环卫工人清扫了一部分玻璃渣,但由于玻璃碎片细小且不断有新的碎渣产生,清扫后仍有残留,难以彻底清除。夏天有不少市民都穿着凉鞋,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扎伤脚底。
市民: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就会嵌到鞋底。是危险的,戳破脚了,容易破伤风。
记者找到了该可回收物中转站
负责人表示
对方表示将立即采取措施整改
一方面会增加清扫频次,安排专人定时对周边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进行细致清理,确保及时清除玻璃碎片。另一方面会加强内部监管,规范玻璃回收流程,避免在搬运、堆放过程中导致玻璃散落,从源头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市民通行安全。
郭建国 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可回收物中转站负责人:
我们不断派人在清扫,只要看到有玻璃渣子,我们就扫。在人流量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有专人守候在那里。我们对于他们送过来的玻璃,要求他们用袋子扎好再过来。如果有问题会一查到底,有比较严厉的惩罚机制。
记者:郭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