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万包食宿?
武汉一高校女研究生出境前
被警方紧急拦下!
↓↓↓
“警察同志,我的学生马上要飞境外了,所谓高薪工作很可能是诈骗!”近日,武汉市公安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铁箕山派出所接到辖区某高校老师的紧急求助,该校研究生李同学(化姓)轻信某平台上的境外“高薪招聘”广告,已私自购买机票,疑遭诈骗,即将动身。
接警后,铁箕山派出所民警易杰与刑侦大队民警张树荣火速赶往该高校。经了解,李同学不久前被一则“月薪3万元、包机票食宿”的境外高薪行政岗位广告吸引,对方提供了一份看似“正规”实则漏洞百出的电子合同,并催促其尽快缴纳所谓的“岗位预留金”。在“高薪”诱惑下,李同学准备瞒着学校与家人出境。
情况十分紧急!民警一方面和校方工作人员立即找到李同学开展耐心细致的劝说工作,另一方面联系上其家属一同劝阻。
“我已经跟他们沟通很多次了,各方面都确认过,绝对不会有问题。”李同学仍试图说服民警。“你这话和我之前接触的受害者的开头简直一模一样!他们在网上聊得比你还放心,最后呢?”民警张树荣结合亲身参与侦办的真实案例,向李同学剖析了此类骗局的常见套路及受害人出境后被扣押证件、失去人身自由、被迫参与电诈犯罪甚至遭受人身伤害的巨大风险。
劝阻过程中,诈骗分子的猖獗气焰更是显露无遗。民警张树荣尝试添加了骗子的联系方式进行沟通。不料,对方竟胆大妄为地声称愿意“坐飞机到国内自证清白”,并发送定位谎称已抵达国内某酒店。这令李同学一度对骗子更加信任。
民警张树荣立刻联系当地警方赶赴该酒店进行实地核查。很快,反馈信息显示该位置查无此人,骗子的谎言被当场戳穿。这个关键证据终于让李同学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骗上当且差点坠入险境。在民警和校方的见证下,她当场退订了飞往境外的机票,彻底放弃了这趟危险的“求职行”。
“不法分子常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以‘高薪、低门槛、包费用’为诱饵,发布虚假境外招聘信息。”东湖高新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张迪介绍,“他们的目标往往是社会经验不足、求职心切的学生群体。一旦轻信,不仅可能被骗取钱财,更可能陷入跨境电诈窝点,面临人身安全和法律风险。”
那么
我们该如何识别
“境外高薪招聘”的骗局呢?
干货来了!
陷阱四要素
01
以介绍高薪工作为诱饵
不法分子主要通过线上平台发布薪酬丰厚的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通过“免签+偷渡”等手段到国外打黑工。
02
工作内容不需要专业技能和高学历
通常会将工作内容描述为低端服务业或体力劳动岗位,甚至声称“只要会打字就可以来工作”。
03
工作地点和内容具有迷惑性
工作地点被描述为边境省区的大型城市或旅游城市,使人产生工作之余可以旅游观光的错觉,待被诱骗人员抵达边境后即进一步威逼利诱,没收通信设备、撕毁护照,强制被诱骗人员偷渡出境。
此外,还有部分电诈分子对于工作内容和地点,往往只强调轻松高薪,却不提供具体信息,让求职者难以察觉风险。
04
针对个人特点量身定制骗局
不法分子针对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以及学历层次的人群编写“个性化”剧本,通过边境旅游、商务考察、偿还欠款等名义将求职者骗至边境省区,强迫其偷渡出境前往电诈园区。
警方提醒您:
轻松月入10万元?假的!
零门槛出国高薪岗?坑你的!
先交押金再办签证?拉黑!
境外高薪藏陷阱
跨境骗局套路深
人身财产双隐患
务工安全需谨记
素材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