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融媒 > 应急时刻

周知!暴雨自救指南,记好这31件事

时间:2024-11-27 浏览:

7月下旬,河南多地出现暴雨,多条河流水位持续上涨并出现险情,多座水库超汛限水位,部分城区积水严重。

身处暴雨之中,我们该如何自救?

暴雨自救指南

在家中,需关闭门窗,防止雨水进屋,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在户外,不要走地下通道,躲避下水井盖。注意街上的电力设施,远离滑落的电线。开车时应开雨雾灯,避开积水和塌方地段。

不要在暴雨天进入山区旅游。在山地一旦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可能是山洪爆发前兆,应立即离开。

若暴雨形成洪水,应提前准备食品、衣物、饮用水和必要医疗物品。如需安全转移,要在离家前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关好房门。

逃生时,根据自己的位置条件,选择最佳路线撤离。认清路标,避免惊慌失措而走错路。

来不及转移时,迅速找到门板、桌椅、大床等漂浮材料扎成逃生筏逃生。忌攀爬电杆、铁塔等柱体,远离电力设施,防止触电。

如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能漂浮的东西。

如何判断积水中是否有电

最保险的方法是绕开积水。如果必须通行,就要看清周围情况。即使这样,也不排除有用户自行私拉乱接的电线掉落在水里引发漏电,所以通行时依旧要小心谨慎。如果在水中感觉发麻或其他疑似触电的征兆,可采用单脚跳的方式跳出积水区。切记,单脚跳时,必须有一只脚既不接触地面,也不接触水面。否则,可能会在跨步电压下导致触电。

如果发现有人触电,应首先报警并拨打供电服务热线95598,告诉接线员详细的事故位置,便于供电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故障点,并切断电源,防止更多伤亡发生。

如果要帮助他人,救人一方必须站在干燥的地面上,持干燥的木棒、竹棒或干布等不导电的物体挑开带电导线,或用不导电物体将伤员挪开,尽快脱离电源。

7个洪灾救援神器

手电筒。首先,手电筒的光可用来释放通用国际求救信号,但需要注意保持电源充足。

口哨。首先,口哨的声响也可用来释放通用国际求救信号,且通常搭配手电筒使用更佳;此外它体积小易携带,配附件更佳,谨防丢失。

救生锤。使用时应注意,要击打玻璃4个边角,另外私家车配备时,要将其放于随手可取位置。

安全带切割刀。使用时把缺口位置对准安全带一边,用力推即切断;它拥有隐藏式结构,平常刀刃基本上被包裹。

多功能工具钳。它集五种工具于一身,但因有多个锋利刀刃,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手机防水袋。使用时首先要注意保质期,避免防水袋因时间太长而失去功效;其次,使用前一定先检验防水性是否达标;另外,尽量使用可以隔袋操作手机的防水袋,保证遇险时使用顺畅。

医疗急救包。优先选择防水、颜色鲜艳的包,较暗环境下方便寻找,遇险时可将其展开作为求救标志;因为包内含多种药品、应急处置工具,所以使用前要熟知各药品功效、熟读健康应急手册。

洪灾可能带来4种传染病

首先是肠道传染病,例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等。洪灾过后,灾民生活环境被污染,病人如果进食了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会发病。其传染源一般是病人的排泄物,苍蝇是常见的传播媒介。

第二种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受洪灾影响,大量鼠类和动物迁徙到高地,形成新的疫源地,易导致疾病传播。

第三种是呼吸道传染病。洪灾地区灾民集中居住,人口密度高,呼吸道传染病易增加。

最后是皮肤病。洪涝灾害时,由于身体一些部位长期浸泡在水中,加上生活环境温暖潮湿,各种皮肤癣病多发,比如手足浸渍。此外,洪水泛滥促进了蚊虫滋生,易诱发丘疹性荨麻疹。

如何预防洪灾后传染病

洪水退后的3至5天是灾后防病关键期,防范的主要措施就是三个字:讲卫生。

在饮水方面,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桶装水、瓶装水,家中用来盛水的缸和盆等容器要日常清洗。

在饮食方面,不能吃被水淹过或因其他原因被污染的食物,要将生熟食品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食品和餐饮具以加热消毒为主。吃东西前,一定要清洗双手,不能用脏手接触眼鼻。

洪水退后,应及时清洗被水浸湿或受潮的衣物、被褥等,最好拿去太阳下暴晒,同时做好生活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另外,针对呼吸道疾病,要做好相关疫苗接种,早期隔离治疗病人,加强室内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注意手部卫生。

与洪涝有关最常见的风险是饮用水设施和死水的污染。死水可能是蚊子的繁殖地。会带来化学危害并造成伤害。如果发生洪涝,了解所在社区的疏散路线和警告信号,并确定容易发生洪涝或山体滑坡的区域,要将所有的饮用水和准备食物的水氯化或煮沸,应丢弃与洪水接触的所有物品,请勿使用洪水、洗碗、洗漱和准备食物。

如果接触过洪水,一定要用肥皂和水洗手。如果房屋与洪水接触,扔掉无法用漂白剂洗涤和清洁的物品,可以用肥皂和水以及漂白剂清洁所有墙壁、地板和其他表面。如果房屋位于积水或死水的地方,需使用驱蚊剂涂在衣服或皮肤上,睡觉时穿长衣长裤使用蚊帐。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干燥,下水劳动时,每隔1~2个小时休息一次,擦干脚,在阳光下互晒片刻。

愿河南的人们,平安!

发稿:实习编辑李鑫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