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环球网、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期全球名校“Z世代”领袖连线活动举行。来自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青年领袖代表Aria Wang介绍,2023年全球用户对“IP”的搜索量突破23亿次,《冰雪奇缘》主人公艾莎公主的裙子卖得比《冰雪奇缘2》的票房还多,这些都证明IP是驱动全球内容产业和消费市场的重要引擎。
发言全文如下:
您是否观看过《权力的游戏》《瑞克和莫蒂》或《冰雪奇缘》?这些现象级作品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个庞大的商业体系。以艾莎公主的冰雪魔法为例,其周边衍生品创造的商业价值已超过加勒比海岛国格林纳达2023年度GDP总量。这正是当代IP经济最具代表性的注脚。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用户对“IP”的搜索量突破23亿次,反映出文化创意产业深刻变革:故事文本正从娱乐产品转变为千亿产值的商业支点。
传统认知中,IP(知识产权)等同于版权、专利。但在当代商业语境下,IP指的是具有跨媒介传播、跨文化穿透、跨产业延伸能力的核心创意资产。它不仅存在于影视、游戏、文学等载体,更通过周边商品、品牌联名、沉浸体验等多元形态,构建立体化商业生态。
迪士尼的商业体系正是IP经济的范本。《冰雪奇缘》系列电影票房18亿美元,而艾莎公主裙装单品销售额已达4.5亿美元。2024年,《瑞克和莫蒂》与魔爪饮料联名款上线9分钟售罄,营收8700万美元,二级市场单罐溢价至50美元,成功的秘诀仅是将角色形象迁移至饮料罐上。
体育产业也在复制IP奇迹。曼城联名剑南春推出限量酒品,精准触达中国5亿球迷;Netflix纪录片《极速求生》助力F1品牌年轻化,续约金额高达1亿美元;迈凯伦与澳洲潮牌Culture Kings合作夹克,60分钟内售罄。网络文学IP的影视化路径同样清晰:从文字/图像到影视/游戏,最终形成多维度商业矩阵。《蜘蛛侠》《权力的游戏》《魔鬼恋人》等IP,皆是这一路径的成功范例。
新媒体时代,IP生产机制发生根本变革。人人可为创作者,UGC与专业媒体界限模糊。《周六夜现场》将网络热梗改编为短剧,实质上与IP逻辑一致——将文化热点转化为持续的商业价值。
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热反映了当代受众的偏好转变: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更偏爱“高情感密度、低认知负荷”的内容,这类内容强调节奏与情绪张力,与真人秀如《爱情岛》具有相似逻辑——靠情绪共振建立用户连接。这种偏好也与网络文学创作机制形成耦合:强调“爽感”叙事,弱化文学性,成为影视内容的稳定供给源。网络文学已成为IP经济的天然资源库。
如今,IP经济已超越文化产业,演变为连接创意、商业与受众的生态系统。每一个成功IP都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切片,承载着情感共鸣与商业智慧的双重价值。当迪士尼城堡的烟花升空,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童话光影,更是全球IP经济跳动的资本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