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融媒 > 融媒采风

无锡2亿元重注AI赛道:城市竞速新质生产力如何突围?

时间:2025-04-16 浏览:

当全球竞逐人工智能高地的号角愈发嘹亮,中国地方政府的战略布局正悄然转向“技术+生态”的双重博弈。无锡近日出台的《关于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政策意见》,以最高2亿元的重磅资助力度直指技术攻关核心,辅以“算力券”“数据券”等创新工具包,引发外界对“城市级AI战略如何改写竞争规则”的热议。

从“撒胡椒面”到“靶向攻坚”:政策工具箱的进化逻辑

与过往产业补贴“广覆盖”模式不同,无锡此番政策精准锚定算力、算法、数据三大要素瓶颈。通过“三券”机制降低企业接入门槛,同步支持边缘算力基础设施部署,实为解决工业场景中实时决策痛点的“先手棋”。而对创新联合体及实验室最高2亿元的资助,更透露出地方政府对“卡脖子”技术从“跟跑”转向“并跑”的战略意图。这种“既补短板、又锻长板”的政策设计,或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提供新思路。

“城市级实验室”的野望:无锡试验能否破局生态孤岛?

在算力资源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背景下,无锡以17个智算中心、4199PFlops总算力搭建的“城市级实验室”,正试图打破“大厂垄断算力、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的困局。通过市场化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在“太湖人才计划”中单列人工智能通道,这一系列动作实质是构建“技术-资本-人才”的闭环生态。当50余具身智能企业在此集聚,23项国家备案算法加速商业化落地,这座长三角工业重镇或将成为检验“政企协同创新”成效的试金石。

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已超越单一技术突破,演变为制度创新、要素配置、应用场景的复合型较量。无锡以城市为单元整合资源、打通链条的探索,既是对传统产业政策范式的突破,也为中国在全球AI治理体系中争夺话语权提供了基层实践样本。当“政策红利”转向“生态红利”,这场城市竞速赛的终局或将重新定义“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路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