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下午,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环球网联合编撰的《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与行动》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是首部由高校智库与媒体智库联合打造的,融合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学界、业界最新智慧成果的双语专题报告。
图:《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给世界带来机遇:行动与愿景》报告
报告在双方共同主办的“中国绿色低碳转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正式公开发布。来自清华大学、人民日报社相关部门领导,以及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欧盟委员会、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哈佛大学等国际机构的中外代表共30余人齐聚一堂,见证报告发布并围绕中国绿色低碳实践、国际合作机遇及全球气候治理展开深入研讨。
图:嘉宾现场合影
据介绍,《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与行动》报告不仅总结了中国绿色转型的内在逻辑与成果,系统梳理了中国在“双碳”目标下的政策体系、国内行动、国际合作,更通过案例实证与策略建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报告精选五大实践案例,展现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多维路径。
一是中非农业合作。以袁隆平团队在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为例,中国助力非洲提升粮食安全与气候适应能力,成果被印入当地货币。二是电力行业转型。中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推动煤电功能向灵活调峰转变。三是绿色金融创新。浙江湖州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试验区,打造数字化平台与标准化体系。四是生态治理典范。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40年累计建成3000公里绿色防护带,探索“谁投资、谁受益”的治沙模式,带动沙区特色经济发展。五是央企转型样本。国能集团通过煤电清洁化、可再生能源装机扩容及创新技术应用,实现高碳资产向低碳标杆转型。
图: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治理丨来源:中国青年报、央广网、新浪财经
报告提出四大核心结论与国际共通理念。
中国绿色转型经验对全球开放;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旨在共同繁荣;新能源产能是解决全球供应短缺的“先进产能”;中国创新降低全球低碳转型成本,推动普惠发展。
《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与行动》研究报告旨在面向国际展示中国将绿色增长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实际成果,传达中国愿继续以开放姿态深化国际合作的理念,为关心绿色低碳转型和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各界同仁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