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8月12日,据中信证券最新研报预计,全年债基规模或突破11万亿元,被动指数与固收+策略为突破低利率的关键抓手,但也需警惕利率波动、风险偏好变化导致的赎回风险。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5二季度公募基金市场股债双线复苏,主动纯债规模反弹,被动指数产品则快速扩容;策略方面,纯债基金久期偏好持续拉升,信用配置则向高等级集中,而摊余债基产品投资风格利率切信用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下半年大量产品集中打开或将进一步推升机构对中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需求。
上述研报认为,结合2025年二季报来看,市场规模快速回流,机构久期偏好也明显提升。然而,7月权益、商品市场的快速上涨对债市形成较大扰动,债基产品净值亦出现大幅波动,负债稳定性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来看,8月以来债基赎回压力已基本平复,后续市场若延续稳定表现,此前流出的个人及机构资金或稳定回流。但短期内考虑到市场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新一轮趋势机会出现以前,管理人的配置策略或较为审慎。全年维度来看,预计被动指数产品和固收+增利策略仍会是机构突破低利率瓶颈的主要抓手,尤其前者或将成为全年债基市场规模增长的核心推动。
短期来看,三季度受益于科创债ETF上市发行带来的增量资金,债基市场整体规模或仍延续增长,全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1万亿元。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包括债市利率快速调整、超预期增量政策出台以及债基市场赎回压力大幅提升。(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