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长三角 > 华东都市圈 > 浙江

宁波镇海:以鱼净水,增强水生态环境活力

时间:2025-03-20 浏览:

近日,镇海区在骆驼街道箭港湖开展了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9万尾大规格鱼苗,以鲢鱼、鳙鱼和草鱼为主。这些鱼苗规格较大,成活率较高,放流后能迅速适应水体环境,有效促进水生态系统修复。相比夏季,春季放流的鱼苗由于其较大的体型和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更好地净化水质,并为水体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和繁衍空间。

增殖放流活动还覆盖了方家河、杨家大河、澥浦大河、沿山大河等多个主要水域,形成了水生态治理与增殖放流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镇海区逐步实现了“以鱼净水”的目标,改善了河道水质,增强了水生态环境的活力。增殖放流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水质的净化上,更在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增强了水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镇海区积极推进水生态治理与修复,通过增殖放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方式,有效改善水质,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镇海分局首创生态环境损害小额案件集体磋商赔偿机制,采用增殖放流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结合的方式,联合镇海区检察院及农业农村局,同时邀请企业代表在辖区放流点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优质鱼苗12000余尾,以替代性修复方式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结合世界水日开展公益诉讼增殖放流活动,投放鱼苗12万余尾,购买鱼苗的5万元款项来源于非法捕捞水产品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累计建成滨海湿地生态损害赔偿修复基地、石化区公益诉讼异地补植复绿示范点和生态损害赔偿增殖放流替代修复点3个生态损害赔偿修复基地(点),增强公众和企业的环保责任,进一步提高社会参与度。

得益于各类新颖和扎实的治理措施,镇海区水质不断改善,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功能区达标率实现双百,三江一级支流水质首次全部达到三类标准,捧回全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为全市唯一通过省级水生态治理试点评估的区(县、市)。

镇海区还注重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全力打造工业发达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镇海样板”。完成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首次在九龙湖石英坎水库发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有极高要求,有“水中大熊猫”之称,这一发现表明镇海区的水质较好。同时,镇海区常态化开展生物多样性主题公众参观、亲子研学、自然笔记等活动,镇海炼化白鹭园获评浙江省观鸟胜地,海塘安澜观鸟栈道成为工业生态碰撞的特色实践,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通过推动增殖放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项工作,镇海区不仅在水生态治理和修复方面迎来突破,更为建设美丽镇海贡献了力量。目前,美丽镇海建设工作正朝着更高标准、更广领域发展,力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擦亮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鲜明底色。(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镇海分局  任肖意)

【广告】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