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中国观赏石艺术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石头的喜爱与鉴藏,赋予了中国观赏石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赏石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受到社会的认可与青睐,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自5月13日起,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石韵天成——中国观赏石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4展厅公众展出。
展览以“石韵天成”为主题,分“形生雅韵”“趣览万物”“意会春秋”“境观江山”四个单元,通过160余方观赏石,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将观赏石“形、质、色、纹、韵”鉴赏五要素融为一体,展现中国观赏石的多样形态,构建起跨越地质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的多维阐释空间。
“石不能言最可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在自然天成的山石中找到了歌咏传颂的对象,并为这些自然之物披上了人格化的外衣,它们成为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物化对象,也是文人雅士托物言志的物质载体。或奇崛嶙峋、或光洁温润的石头,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意涵,而富于哲思理趣的审美观念背后则反映出中国宏富的传统文化。
从文人意趣的思想空间,到园林案头的生活空间,赏石艺术映射出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是自然造化与人文思想的交融升华。走进展览,观众不仅能一睹中国赏石的宏富,更能从中了解丰富的地质知识,感受自然的神奇魅力,领略到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地大物博。更能在体悟自然与艺术交融的传奇,开启一场人与自然的心灵对话。(安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