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城市 > 热门活动

“绿色之行 不止所见”2025全球影像创作计划截稿延长至9月15日 邀全球创作者定格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脉动

时间:2025-09-07 浏览:

为给全球创作者留出更充裕的创作与投稿时间,深度捕捉并全景呈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绿色魅力,“绿色之行 不止所见”2025全球影像创作计划截稿日期由原定的8月10日延长至9月15日。活动主办方呼吁全球影像爱好者继续举起镜头,以光影为笔,讲述北京城市副中心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故事。

活动背景:绿色发展与影像力量的深度联动

据了解,“绿色之行 不止所见”2025全球影像创作计划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启动,由北京市委网信办指导,通州区委宣传部、通州区委网信办主办,环球网支持,是“2025第四届中外网络名人主题国际传播活动”的核心环节。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次面向全球发起的影像创作盛事,活动以影像为核心媒介,聚焦副中心生态治理、绿色建设等实践成果,旨在邀请全球创作者用镜头挖掘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鲜活案例,向世界展现“绿色中国”的立体样本。

创作方向:四大维度解锁副中心“绿色基因”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近年来在生态治理、低碳发展、绿色空间建设等领域成效显著,活动明确四大创作方向,供全球创作者参考:

1.绿色自然生态之美:聚焦大运河5A级景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运河西岸、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减河公园等标志性生态空间,可记录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修复、大运河两岸发展等场景,例如拍摄大运河沿岸候鸟栖息、城市绿心“千年银杏”与现代园林共生画面,定格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鸣。

2.绿色低碳生活实践:挖掘绿色建筑(北投大厦、三大文化设施)、智慧交通(绿心无人驾驶接驳车)、循环经济(再生水利用工程)、城市绿道等领域创新成果,也可跟拍市民垃圾分类日常、办公大楼光伏屋顶发电场景,展现“低碳”融入城市肌理的细节。

3.绿色人文生态故事:关注副中心居民、生态守护者、城市规划者等群体,讲述其与绿色发展的联结,如拍摄运河“护鸟人”记录鸟类种群变化、城市绿心建设者改造工业遗址的历程,以人文视角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4.绿色未来城市图景:结合智慧城市技术(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城市大脑)、新能源应用(氢能大巴、新源劲吾公司相关场景)、人工智能(AI机器人应用)等,通过影像畅想副中心“零碳城市”“海绵城市”的未来形态,呈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构想。

参与范围:面向全球所有关注者 同步联动“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

本次影像创作计划参与门槛低、覆盖范围广,自7月1日至9月15日截稿前,中外网络达人、高校学生、在华留学生、短视频创作者、摄影爱好者及广大市民朋友、小朋友,均可参与创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活动将与“北京范儿”短视频大赛同步开展,创作者可围绕“绿色之行 不止所见”主题,从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态、绿色文化等角度切入,取景地既可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域),也可将自身拍摄的其他国家同类型地标作为对比素材。

征集信息与作品要求:多平台发布+指定邮箱投稿 格式画质有明确标准

(一)参与方式

1.作品发布:将创作完成的作品发布至Instagram、Facebook、抖音、视频号、新浪微博、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并添加话题词#绿色之行不止所见##北京范儿#。

2.投稿步骤:将作品高清原稿、发布链接、发布平台截图,连同个人信息(需完整填写)一并发送至活动指定邮箱:lvsezhixing@huanqiu.com。

(二)作品要求

1.短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MP4格式,1080P及以上高清画质,声音清晰稳定

2.摄影作品:JPG/TIFF 格式,分辨率≥300dpi。

3.通用要求:必须为原创作品,版权归创作者所有,主办方拥有作品使用权。

活动价值:多语种多渠道传播 让世界读懂中国绿色密码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本次全球影像创作计划不仅为全球创作者提供了与国际平台接轨的展示机会,更将依托环球网等媒体矩阵,通过多语种、多渠道进行全球传播,让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绿色实践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双碳”目标落地的鲜活窗口。

无论是大运河千年文脉与现代生态治理的“古今对话”,还是智慧城市技术与自然保护的创新融合,都将通过镜头转化为跨越文化壁垒的“绿色语言”,向世界传递中国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与智慧。

目前,活动投稿通道持续开放中,呼吁全球影像爱好者尽快行动,用手机、相机记录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绿色魅力与活力!说不定,你镜头下的作品,将成为全球观众认可的“年度绿色佳作”。一场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绿色故事,正等待你的镜头开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