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外,鲜艳的花卉托举着巨大的球形草雕,一双握紧的手的图案格外醒目,远远望去,亦宛如和平鸽的造型——携手共赢、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在此传递。
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核心价值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天津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上合组织国家紧密“牵手”,写下一个个开放合作、民心相通的精彩故事。
贸易网络织密,“丝路”焕发新活力
前不久,来自巴基斯坦的27吨冷冻熟海螺在天津港通关。今年上半年,天津新港海关监管从该国进口的冷冻熟海螺数量、货值同比分别增长了29.4%和45.7%。
日前,天津生产的一批集中供暖用散热器及配件通过中欧班列发往哈萨克斯坦。上半年,天津企业对上合组织国家出口该类产品货值同比大幅增长81.97%。
……
筑起共赢之路,今年前7个月,天津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达53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
除此之外,中国建材数字服务创新合作中心、中巴汽车产融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落地,天津自贸试验区数据跨境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在智慧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合作也硕果累累。
数据显示,2024年,天津企业承接了18个上合组织国家的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同比增长3.3倍,占全市离岸服务外包总额的29.2%。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合作之手还将越握越紧。今年4月,上合组织发布声明,重申坚定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有效应对贸易挑战,强调支持开放、包容、可持续、稳定、多元、可靠的全球供应链,发出合作强音。
投资往来深化,共绘发展新蓝图
“近年来,天津与阿联酋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天津在工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制造业企业投资来说是绝佳选择。”阿联酋Sun管理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阿维纳什·杰戈提亚说。
在今年4月召开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上,1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阿联酋Sun管理咨询公司在此次会议上与天津市助企“走出去”服务联盟达成合作,共同打造阿联酋“天津企业出海服务中心”项目,助力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吸引近200家企业入驻,中国与沙特合资成立的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在津打造聚碳酸酯项目,津企明源丝路在乌兹别克斯坦建成中亚地区最大的玻璃生产基地,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参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项目……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下,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投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逐步拓展。
截至2024年,天津在上合组织国家备案境外企业机构101家,中方投资额24亿美元。2024年,在上合组织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5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3亿美元。
互联互通加强,牵起合作交流新纽带
近日,一列装载着医药、电器、食品的中欧(中亚)班列从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启程,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驶向蒙古国乌兰巴托。
陆上的“钢铁驼队”,海上的外贸巨轮,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的重要联动纽带。今年7月在津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部长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关于“丝路驿站”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部长第十二次会议纪要》,将进一步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合作。
路相连,心相通,日益频繁的民间交往让跨越山水的情谊越来越浓。在文化、卫生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均有深入交流合作。目前,天津已同11个上合组织国家建立了20对不同层级的友城关系,在上合组织国家建设了10个鲁班工坊,成为共享技术发展经验、共育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
“我们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经验中学到了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大家可以在安全、经贸、能源、交通、科技、环保、人文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表示。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更当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天津的“上合之缘”还将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