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唐会昌元年 (841年)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玄秘塔碑》共28行,每行54字。叙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而告示后人。其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字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

扩展资料:
学习柳体经典《玄秘塔碑》之前,要理清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看章法。章法是中国书画作品构图知识的专用词,这里指《玄秘塔碑》整体形式构成因素,即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大小 、形状、错落等关系,对此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二,看结构。即笔画的粗细长短,偏旁部首的布局安排等。《玄秘塔碑》碑文挺朗完好、结体精密紧凑,内敛外拓,形态方正。书体端正俊丽、谨严劲紧,中宫紧缩,多左紧右松,疏密有致,于匀称之中求变化。
其三,看笔法。《玄秘塔碑》用笔以方笔为主,方圆并蓄。方笔用折锋逆入,收笔回锋折回,笔画首尾形方,转折处干净利落、厚重遒劲。圆笔逆入裹锋,不折不顿,一往即收、圆转回旋,笔画首尾圆润。最明显的特点是横竖笔划粗细变化较小,劲健舒展。东坡先生评其为“书贵瘦硬方通神”。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玄秘塔碑
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容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简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由刻玉册官邵建和及弟邵建初镌。
碑额篆字排三行,每行四字,共十二字。碑正文楷书28 行,满行54字,总(1302)字。《玄秘 塔碑》立于唐会昌元年 (公元841年)十二月,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虽历经千年,字画仍清晰完好。

扩展资料:
玄秘塔碑的创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六月,大达法师——端甫圆寂,享年68岁,葬于长安长乐原之南。他是继玄奘法师后,唐代又一位有名的高僧,唐宪宗时,因为端甫在佛学界的造诣和声名,宪宗诏端甫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端甫继玄奘后又一次在长安震动朝野。
端甫在朝中掌内殿法仪,标表净众长达十年,尤以主讲《湿般》、《唯识》等著称于世。文宗赐谥号“大达”法师。而为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以告示后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于长安刻此颂功德碑。此碑为柳公权64岁时所书,碑文由唐朝宰相裴休撰,柳公权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