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哦话题:宋金绍兴和议之后,宋金整体趋向和平,为什么却在年后爆发了著名的采石之战?

6个回答

冷色紫蔷薇 2025-07-13 09:26:23
采石之战,绍兴和议后,金统治者灭亡宋朝的梦幻并未破灭。1148年,金兀术死去,海陵王完颜亮当右丞相。次年,完颜亮发动宫延政变,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他梦想一举灭宋,尽享江南繁华。1132年,命张浩等大修燕京宫室,次年从上京迁都燕京,命名中都大兴府。接着又营汴京,准备逐步南迁,直逼南宋。完颜亮迁都,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河东、河北及中原地区的统治,另方面是为了便利对南宋的军事进攻。
 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征调大军,分四路,企图一举攻灭南宋。金海陵王亮亲率主力,自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出发,首攻宋淮西地区。宋两淮驻军仓皇退至长江南岸,金军长驱直入,进抵长江北岸,打造战船,准备自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渡江。当时,宋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王权因无能被罢官,所部一万八千人刚退至采石,接替王权的将领李显忠尚未到任,军无主帅,士气涣散,人心惶惶。中书舍人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奉命督促李显忠赴任,并代表宋廷到采石慰劳军队。他在采石见形势危急,毅然召集张振、时俊等将领,宣布宋廷抗金命令,犒赏军队,动员将士决一死战。同时,又组织当地民兵和群众进行支援,使采石一带的防务顿形好转。金海陵王误认为宋军已败退逃散,江南岸无兵把守,遂于十一月八日督兵过江。宋军利用水军优势,在江中截断金军船只,并在船上施放霹雳炮,烟雾和石灰弥漫江面,使金军无法抵挡。宋军出动车船,船行如飞,船内踏车民兵精神振奋,呼声震天。金军败回北岸。次日,宋水军直迫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焚毁敌船,金海陵王被迫移军扬州,强令金军从瓜洲(今江苏扬州南运河入长江口处)渡江,为部下所杀,金军败退。南宋再度转危为安。
 采石之战是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南宋军民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力挫南侵金军主力,打破了完颜亮渡江南侵、灭亡宋廷的计划,加速了完颜亮统治集团的分裂和崩溃,使宋军在宋、金战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烟雨醉巷独清欢 2025-06-23 18:10:01
和平是整体态势,而采石之战的爆发是金海陵王完颜亮的个人意志行为。
整体态势趋于和平,并不是说双方的统治者都爱好和平了,而是双方的战略力量对比平衡了,谁都无法消灭对方,所以实现了和平。但是在封建体制下,君主的意志是十分强大的。因此尽管宋金态势整体平衡,金实际上并不可能征服宋,但在完颜亮的推动下,伐宋之战还是发生了。但是,也正是由于宋金实力均势状态的存在,使得完颜亮的行动无法取得胜利,因为他没有能力打破这个均势。也就是说君主的意志可以推动某件事情的发生,但事情结果的产生还是要靠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不是单凭君主的一直就可以实现的。
可能有点绕,LZ见谅。
小河边唱歌 2025-06-02 08:39:42
绍兴和议后,金统治者灭亡宋朝的梦幻并未破灭。1148年,金兀术死去,海陵王完颜亮当右丞相。次年,完颜亮发动宫延政变,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他梦想一举灭宋,尽享江南繁华。1132年,命张浩等大修燕京宫室,次年从上京迁都燕京,命名中都大兴府。接着又营汴京,准备逐步南迁,直逼南宋。完颜亮迁都,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河东、河北及中原地区的统治,另一方面是为了便利对南宋的军事进攻。
从上面说明了 金兀术死了 完颜亮夺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 更何况国策呢 完颜亮本身就是嗜杀搏命之人,灭亡南宋之心一直有。
感激经历 2025-05-24 15:58:58
其实很简单,所谓的议和条约,只不过是国家之间的一种政治手段。尤其是金宋之间(弱国无外交)的和约。在世界历史上,有很多订立了和约,而又不声不响的开战的国家。比如二战时,德国和苏联之前也订立了互不侵犯和约,但是,最终结果呢,德国突然发动进攻,最终德国惨败在苏联的脚下。正所谓,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和约是暂时的,只有真正的实力才是存活的根本。
做你怀中猫 2025-05-05 23:26:03
可以看一下百家讲坛《两宋风云》,里面有提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