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韦帕、冷空气联手,暴雨大暴雨覆盖14省,入伏反降温,雨热再次转换
最近一段时间高温成了我国大部天气的主角。一周多以来,先是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东北、华北等地出现重度桑拿天。随后大陆高压又控制中西部,多地出现破纪录高温。
从过去10天的气温看,除了江南东部、华南、新疆西部局地,我国大部都偏热,鲁西、皖北、河南、湖北、陕西、青海局地甚至偏高4-6度或者更多。
持续被大陆高压的热穹顶压顶,除了热,下沉气流也抑制了水汽抬升凝结下雨。副高偏东,也让主要的水汽输送带跑到海上副高西侧的日本那边去了。过去10天除了东南沿海,内蒙中部,西北中部外,我国大部持续少雨。
这种天气格局正在酝酿调整。7月18号起,大陆高压减弱收缩,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这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副高边缘主要水汽输送带重新回到我国。暖湿气流来到副高西侧北侧,遇到西风带里的西风槽提供抬升动力,就会形成大规模带状的强降雨,这就是我国夏季的主雨带。也就是说,常年盛夏季节四川盆地经西北东部,华北到东北的强降雨要来了。
另一个结果就是,台风要改变移动路线。太平洋副高远在远洋时,台风们基本都跟5号台风百合一样排队北上,副高西伸,会推着它南侧生成的台风,向西或西北移动。刚刚生成的6号台风韦帕,就赶上副高西伸,会西行移向华南。不止韦帕,如果副热带高压强度位置变化不大,后续再有台风生成,还是大概率来我国。
副高搭台,南台风、北西风槽提供抬升动力,我国将会形成南北两条强降雨带。
北侧雨带会随着高空槽东移而东移。7月18号主要在西北地区东部,19日至20日白天主要影响四川盆地、内蒙古、华北,东北北部,20日夜间至22日白天主要影响东北地区南部,山东、河南东部一线。
副高和台风联合输送水汽。这轮降雨比较强。有三片地区需要特别注意:四川盆地有地形加持;河北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北部19-20号低涡发展扫过。吉林南部、辽宁东部南部、山东中部、河南东部,副高边缘水汽和高空槽后冷空气20号下午到22号白天在这里两强持续对峙。都可能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要注意防范强降雨和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副热带高压南侧,台风韦帕环流大,19号外围就开始影响台湾、浙江东部沿海,19号晚上到22号西向东影响华南沿海。还会波及江南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因为路径和广东海岸线夹角很小,登陆粤东、珠三角还是粤西还有分歧。目前看它的东北侧中心成为主导,起点北调。但后期靠近陆地时,东侧发展起来的新台风胚胎会让它路径南偏(因此也不排除临近粤东后,路径逐渐南偏,而去往粤西或珠三的概率)。对此还需要继续关注。
但无论路径偏南偏北,它小的核心环流,却有大又松的外围结构,也让它环流波及到范围较大。而且它前脚刚走,新生的7号台风又有开始影响东南沿海的趋势。后续季风槽不排除有更多台风出现。防台将是华南、东南沿海未来一段时间密切注意的,后续我们会单独追踪。
随着副高北侧雨带东移南压,台风西进北上,我国高温18号起逐步缩减(华南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再热两天)。20号以后,就只剩南北雨带都波及不到的长江中下游附近、江南北部、新疆还有成片高温。入伏后热度反而总体下降。
不过水汽通道重回我国,中东部低海拔地区不下雨时湿度大,还是会闷热。到下周中期,副副热带高压北抬,控制黄淮、华北、东北南部,北方闷热还会加重。而南方在副高南侧,季风槽活跃,多个台风或者台风胚胎活动,后期不排除又回南雨北热格局。
今年入夏以来天气形势多变,雨热转换频繁,台风活跃,有新情况我们将同步解读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