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视界】【硬核科普】CPU里1个比特如何保护操作系统?内核模式揭秘!
欢迎点赞、投币、收藏一键三连,或点个关注支持我~
操作系统与硬件的隔离机制
操作系统通过硬件支持(模式位)区分内核模式(特权模式)和用户模式(受限模式)。一个比特(mode bit)控制处理器权限:1为内核模式(可执行特权指令),0为用户模式(禁止特权指令)。
特权指令与中断机制
特权指令(如操作硬件、内存管理)只能在内核模式执行,用户程序若尝试触发会触发中断,强制跳转到操作系统处理流程。
中断是CPU切换模式的关键:用户程序通过系统调用触发软中断,CPU自动切换为内核模式,执行操作系统代码后恢复用户模式。
系统调用的陷阱与代价
用户程序通过系统调用(如文件读写)间接访问硬件,但需付出性能开销(上下文切换、中断处理)。操作系统借此机会调度资源,确保控制权不丢失。
若用户程序长时间无系统调用,硬件定时器强制中断,防止“死循环”独占CPU(抢占式操作系统的核心机制)。
内核模式的风险与滥用
驱动程序、反作弊软件(如Vanguard)、安全软件(如CrowdStrike)需在内核模式运行,但代码缺陷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如蓝屏)。
内核模式软件拥有至高权限,可监控硬件和内存,但也引发隐私争议(如Tencent旗下软件的安全性质疑)。
硬件与软件的协作
现代操作系统依赖硬件特性(模式位、中断、定时器)实现安全和资源管理,软件(操作系统)负责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形成“不可逾越的屏障”。
【免责声明】 本视频来源于YouTube并经译制处理,添加中英文字幕,仅用于学习交流与技术分享。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人第一时间删除,感谢原作者的精彩内容!
观看本视频后请支持原作者作品,点击原链接观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SDPLiUnv4
感谢大家观看!若内容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投币、收藏一键三连,或点个关注支持我~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