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沈飞六代机歼50代表世界航空最高集成水平(1)可变几何边条
所有信息和素材来自国内外公开渠道,基于个人浅见编辑而成,仅供参考。
沈飞第六代战斗机的气动布局代表了当前世界航空工业的最高集成水平,其通过可变几何边条、肋下DSI进气道与全动翼尖的兰姆达机翼的三重协同,实现了RCS小于0.001㎡宽频全向隐身、苛刻的航母短距起降、以及2.2~2.5马赫巡航速度约束下的,飞发一体与翼身融合的革命性设计突破。通过长达30年对苏霍伊侧卫系列战机引进、仿制、改进和再创新,加之中国首款隐身舰载战斗机歼35的承前启后,沈飞六代机深厚的气动布局设计哲学值得我们从技术细节逐层解构。
沈飞六代机把边条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全球首创的可变几何边条横空出世,完全替代了鸭翼。通过边条和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沈飞六代机也首次创新采用了被翼面完全覆盖的肋下DSI进气道,大幅度提升进气道效率的同时,砍掉了传统两侧DSI进气道突出于机翼的复杂进气道边缘,尽可能精简全机线条。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