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8个月,自主研发的功放终于成功啦!
2025年1月:初识“炸机”,电源模块首战告败
- 核心挑战
设计稳定、低纹波的开关电源作为功放能量核心
- 首次爆炸
首版方案上电瞬间爆燃,MOS管烧毁,PCB焦黑
- 反思与迭代
重构电路拓扑,引入散热片优化热管理,调整驱动时序
2025年2-6月:电源攻坚期——27次爆炸后的曙光
-技术困局
寄生振荡频发、散热失控引发连锁失效
-突破性实验
采用交错式PWM架构降低纹波,添加强制风冷系统
- 关键成果(6月底)
第N版电源通过48小时满载测试,纹波≤10mV
2025年7月:核心技术突破——从电源到功放的跨越
-核心设计
完成数字调制(PWM)、功率输出级与保护电路
- 创新点
动态限制音频输出幅度,使其在不削波范围内
- 里程碑意义
首次实现音频信号全链路放大,基础功能验证成功
---
2025年8月:底噪危机与精益优化
- 突发问题
无信号输入时,输出端出现可闻“嘶嘶”噪声
- 排查与对策
▶ 噪声源定位:高频开关干扰耦合至音频地线
▶ 解决方案:
- 星型接地设计隔离数字/模拟地
- 升级π型滤波电路,增加磁环抑制辐射
- 阶段性成果(当前)
未来路径:向完美音质迈进
- 待优化项
瞬态响应提升、电磁兼容性强化
-终极目标
实现THD+N<0.01%,媲美顶级Hi-Fi功放
---
研发启示录
10次电路重构、8版PCB迭代、1109个烧毁器件...每一次爆炸都是技术的垫脚石。从焦糊味中诞生的不只是产品,更是工程师对极致性能的执着。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