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跑量500公里达成 分享个人积累跑量的经验,个人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课表安排: 课表结构要合理:轻松跑和有氧跑应占据总跑量的80%以上。 每周安排一次高强度训练(如节奏跑)即可,这样更容易保证每日计划的完成度。并且完成强度训练后,能体验到一种完成任务般的轻松感。 间歇跑对新手或恢复期跑者挑战较大,初期编排课表时建议避免。 编排原则: 距离长短结合(避免连续安排两个长距离)。 配速快慢结合(避免连续安排两个高强度训练)。 休息日可以安排一些轻松的慢跑。 二、关于跑步地点与执行: 选择合适的跑步地点至关重要。 理想地点是离家稍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比如3-5公里),这样往返本身就构成了一部分跑量。例如:跑到园博园湖边(离家3.5公里),绕湖跑一圈(比如7公里),再跑回家,总距离就达到了目标(如14公里)。 如何完成目标距离? 如果感觉往返某个地点难以达到目标公里数,可以采用“单程折返法”:朝着一个方向跑目标距离的一半(例如想跑16公里,就朝一个方向跑8公里),然后原路折返跑回家。 三、关于跑量与质量提升: 跑量固然重要,但更要保证训练质量。 提升跑量的策略(以5km提升到10km为例): 初期缓和: 开始阶段放慢速度,甚至可以低于平时配速。前两三公里可以采用“跑走结合”的方式。 核心坚持: 完成跑走后,坚持用稳定的配速跑完一个完整的5公里。这是提升耐力的关键阶段。 有余力再补充: 如果感觉还有余力,最后可以再用“跑走结合”的方式完成额外的一两公里。 总结步骤: 前3.5km(跑走结合)→ 中间5km(持续期)→ 最后1.5km(跑走结合)。 四、关于“每天5km vs 隔天10km”的常见问题 最后谈谈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每天跑5公里好,还是隔天跑10公里好?我的看法可能和很多人不同: 单次挑战性: 一次完成10公里,比连续两天各跑一个5公里要困难得多。 坚持的难易度: 每天跑5公里更容易形成规律,坚持下去。而隔天跑10公里,往往因为单次强度较大、时间需求更高,反而不容易每次都顺利完成。 核心建议: 对于初跑者,不必过早纠结于“每天5km”还是“隔天10km”。最重要的是养成规律跑步的习惯,确保每次跑步都是轻松、愉快的体验。只有感受到乐趣,才更容易把跑步变成长期坚持的习惯。 第四点忘了视频里忘了说,在这里补充上。
-
补档:2022汤姆斯杯 泰国跳水队 vs 韩国队徐承宰/姜珉赫(原版3分半 因某些原因控制在3分钟以内 懂的都懂) BGM:Jim Yosef - Forces 背景:当时剪了一期这队喜剧人的搞笑瞬间BV11vgXzvEfR,后来看了他们其他场次,不由得为之感动, 哪怕世界排名200多位,面对世界顶尖男双却毫不怯场,每球必争的精神让我有感而发,制作出了这次混剪。
一个普通越野跑者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请一键三连并关注🙏 你的支持就是更新的动力😊
初学蛙泳出现颈椎腰椎疼难受的,一个视频帮你解决
网球必练|截击是先出手还是先上步?这个细节你做对了吗
近距离感受大中锋制胜头槌,面对面倾听TAA饼铺“开业”感言,一起走进本期《世俱杯日记》!
028 LSD跑多长跑多久 周末长距离30公里 跑完聊聊 日常马拉松训练Vlog
(补档)96赛季常规赛经典比赛回顾,你最喜欢哪一场呢?
运动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