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大会通过历史性的《大流行协定》
在经历三年多密集谈判之后,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5月20日一致通过全球首份《大流行协定》,旨在加强全球在大流行病预防、准备与应对方面的合作,确保未来公共卫生危机中各国能够公平获得关键医疗资源。
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卫生系统的严重脆弱性,以及在诊断、治疗和疫苗获取方面的严重不平等。该病毒造成全球近700万人死亡,重创各国经济,并导致全球医疗系统不堪重负。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也引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疫苗接种运动。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大流行,2021年12月,世卫组织成员国一致认为迫切需要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并成立了政府间谈判机构。历经13轮正式谈判,包括多轮通宵会议,最终于今年四月达成共识。
5月19日,世卫大会委员会会议以124票赞成、0票反对、1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初步通过《大流行协定》。隔天,全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正式通过协定。
大流行协定内容包括,各国采用“同一健康”方针预防疾病大流行、强化各国卫生系统、建立协调性财政机制,以及创建全球协同的卫生应急供应链和物流网络。该协定还提出建立病原体获取和利益共享新体系,加强技术知识转移与能力建设支持,并规划组建专业化、多学科的国家及全球卫生应急队伍。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今天的世界变得更加安全,这归功于成员国展现出的领导力、协作精神和坚定承诺,共同通过了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协定。这是公共卫生、科学和多边合作的胜利,将帮助我们更有力地防范未来的大流行病。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