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 栾恩杰,是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奔月,栾恩杰都全身心投入。2014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命名一颗小行星为“栾恩杰星”,以表彰中国探月工程,为人类天文学和航天技术进步作出的贡献。 栾恩杰为中国航天劳碌一生,却也因为忙,父母去世都没能看上最后一眼。“妈妈去世时我在会上。说妈妈不在了,我堆遂(瘫倒)了……” 如今,中国人正向载人探月迈进。栾老充满信心:“中国人的脚步将越走越远,领导宇宙的新潮流,那一天我看一定会到来!” 从瀚海孤烟到碧空明月,栾恩杰擎炬照月华!致敬!
红军城北突破口,俄军王牌集团军全军压上!顿巴斯决战在此一举
李肃:印度反美民粹高涨,莫迪为美俄和解去拉拢乌克兰会鸡飞蛋打
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他们要在半小时内洗漱完毕,并做好出摊卖大蒜的准备。 “小龙”“小琪”“小寒”(均为化名)都是先天性脑瘫患者,平衡能力弱,走路不稳。“小龙”卖过气球,“小琪”卖过面包,“小寒”卖过瓜子,但都以失败告终。 2024年9月,他们在当地残联的一场活动中相识,由于病情类似,经历相仿,三人一拍即合,决心一起合租,共同创业。 最开始,他们尝试为路人擦鞋,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几乎没有生意。后来,在朋友介绍下,他们开始摆摊卖起了大蒜。 为了经营好这门生意,“小寒”每天会花1块钱买上一个豆沙包,配上生蒜一起嚼进嘴里,向路人“展示”大蒜的品质;“小龙”闲暇之余,喜欢去家附近练上一会,锻炼自己的臂力;“小琪”制作了许多别样的卖蒜标语,同时为大家烧菜做饭,做起了后勤保障。如今,三人最多一个月可以赚到1200多元,生意不好时,则是800多元。 由于腿脚不便,从家到农贸市场两公里的路,他们需花上近一小时。尽管生活不易,三位小伙伴一直在努力。为了帮助他们,如今当地政府为他们准备了多个固定摊位,还会定期提供一些油米等日常生活所需。 “我们就像是生长在裂缝里的植物,得努力发芽才能开出花,获得别人真正的尊重。”“小龙”说。 记者:胡晨欢 配音:舒畅
“钢丝上的跑者”
央 视 新 闻 揭 秘 阅 兵 训 练 场
中国军号云端拉歌会:空降兵部队黄麻起义红八连,应战!
探访阅兵集训点 脚步声铿锵有力
阅兵仪仗队宿舍大揭秘!真的干净又整洁~
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