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8日,94年前的今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发生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今天上午,当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
-
还没有被打服,印度要再买100架阵风,巴基斯坦:都将成活靶子
英雄安息!2025年9月13日上午,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30位为保家卫国英勇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烈士英灵,阔别祖国70多年后回到中华大地安息。(一号哨位)
是的,即便是战争也有其规则。 自古以来,人类总会通过暴力手段解决分歧。 然而,纵观历史,全球各地的人们始终在努力限制战争的残酷性。正是这种人道精神,催生了 1864 年的《日内瓦第一公约》,也标志着现代国际人道法的诞生。 这些通用的战争规则为战争的作战方式设定了基本限制,既保护未参与战斗的人员,也保护丧失战斗能力的人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始终明确区分:哪些人或事物可成为攻击目标,哪些人或事物则必须得到豁免与保护。 平民 最重要的是,平民绝不能成为攻击目标。攻击平民属于战争罪。必须尽一切可能避免伤害平民,或破坏平民生存所必需的物资。平民有权获得所需的援助。 被拘留者 无论被拘留者过往如何,战争法都禁止对其实施酷刑及其他虐待行为。必须为被拘留者提供食物和水,并允许他们与亲人联络。这既是为了维护其尊严,也是为了保障其生命安全。 伤病人员 医疗工作者时常在极度危险的环境中拯救生命。必须始终允许医疗工作者开展工作,且红十字或红新月标志所属人员及设施不得遭受攻击。无论伤病人员属于哪一方,都有权获得救治。 战争手段的限制 武器技术的进步,意味着战争规则也必须随之调整。 由于部分武器及作战方法无法区分战斗人员与平民,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对这类武器和方法的使用加以限制。 未来,战争或许会由完全自主的机器人参与作战。但这类机器人真的能具备区分军事目标与绝对不可攻击人员的能力吗?无论武器变得多么精密,都必须确保其符合战争规则。 国际人道法的核心,就是在战争时期做出能维护最低限度人类尊严的选择,并确保在最后一颗子弹射出后,人们仍有机会重新共处。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crc.org/zh/document/what-international-humanitarian-law
1931年,日军占领东三省后,强制推行奴化教育,迫使东北百姓忘掉自己是中国人。其目的就是要亡我文化灭我种族。1932年,日军炸毁被誉为“亚洲第一图书馆”的东方图书馆,46万册藏书全部烧毁,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谁懂啊!山东人的快乐全在这口烟火里了
这一握,情深意重
目标恶喷!在宝可梦官方道馆开13.0!
家人们,怎么会有警察找到我呢?
九一八步枪:为了铭记九一八事变的国耻而命名
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