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阅兵中海陆空划分明晰,武器功能层层递进,工整且套路化的展示不同,这次阅兵拉出来的装备无论是从功能特点,还是体系组网方式来讲,都具有相当的革新与颠覆性……
1933年初到1934年末,谢甫生打入蒋介石“剿匪”总司令部,借助机要秘书刘景武获取情报。他通过手绘地图、记录要点以及书中抠字等方式记录传递情报。两年间,他亲赴上海递送机密40余次,助中央军委掌握敌方动向。
高燃!延时摄影记录中国排面 调度布局米秒不差 井然有序 极其舒爽
西多尔·斯柳萨列夫曾作为#苏联援华航空队#成员在武汉等地作战。新中国成立后,斯柳萨列夫再次来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帮助培训飞行员,并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中苏友谊奖章。 他的女儿娜塔莉娅·斯柳萨列娃在目睹过父亲英勇作战的事迹后,为父亲撰写了传记,后成为俄罗斯知名作家,创作了多个文学作品和纪录片剧本,并担任苏联飞行员后代协会主席,致力于传承这段苏中并肩作战的光荣历史。 #俄罗斯##国际##中苏友谊##中俄友谊#
###
在俄罗斯国立军事档案馆里,一份尘封了80多年的绝密档案,记录了苏联援华航空队飞行员古边科在中国武汉上空的一次惊人举动。1938年5月31日清晨,在武汉的天空之上,50余架日军飞机如乌云压境。中苏飞行员紧急升空,一场空中激战就此展开……(鹰击长空)
短短一句话却能包罗万象,一起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中国将同更多国家共享创新成果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26)|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抵得上一个方面军”!
再见,战友,让我们一起《挥别风华》!
异国镜头里的延安:毛泽东的珍贵影像
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