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视频教会“左右舌堵”,口琴必备技巧,超详细,简单易学!
自己总结的,能想到的都写了,有不完备的欢迎指出: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总结的经验,都是自己的理解有错误或片面欢迎指出!
练习左右舌堵,先找到大跳开始的音,吹准,然后找到结束的音,吹准。打开节拍器,反复重复大跳,开始时速度慢些,找找感觉,熟练后挑战一下自己的速度上限。一个八度内的跨度都可以不依靠其他断音,仅靠左右舌堵换孔,练的时候可以尝试在气息不短的前提下干净的换孔。以下为详细说明:
首先,要熟练掌握舌堵技巧(舌头堵在左边、右边两种)可以熟练的用舌堵技巧吹出干净连贯的乐句。以下,我将从发力方式上把左右舌堵分为“舌头发力”、“舌头跟随”,并在嘴型大小(舌头堵住的宽度、含琴的深度)、发力方式这两个主要维度上讨论。按照音阶跨度分为三部分(间隔一孔、隔两三孔、八度以上)叙述。
中间隔一个孔(舌头发力)嘴和琴相对静止,仅靠舌头的左右摆动完成(舌头堵高音和舌头堵低音的切换),可以做的很快;
中间隔两三个孔(舌头跟随)舌头轻贴琴,堵住几个孔,且在换孔过程中堵住的位置基本不变,舌头和琴一起移动,靠嘴与琴之间的相对移动带动舌头并完成换孔,此时舌头基本不发力,仅贴住琴。这样就可在嘴和琴仅有较小的相对移动下完成较远的音阶切换。比如一开始舌头堵在6、7孔吹5孔,最后跳到舌头堵在6、7孔吹8孔。用这种技巧,琴仅需相对嘴移动约一个孔的距离就可以完成大跳,舌头堵住了中间的孔,不会产生杂音,非常丝滑。
在实际操作中舌头仅需大体跟随琴一起移动,不用过于严格要求相对琴静止,可适当移动进行微调。嘴型大小(舌堵宽度)也可以自由调节,比如大跳间隔三个孔,可以用舌头堵住约一个孔、约两个孔的或三个孔的左右舌堵,根据乐句特点自由选择;
八度以上的大跳同理,可以通过左右舌堵减少嘴与琴的相对移动。此时舌头会在上述过程基础上,再在琴上拖动一段距离,依旧是舌头跟随口琴移动。
在实际操作中,嘴型大小(舌头堵住的宽度、含琴的深度)可自由调节,根据乐句特点,怎么舒服怎么来,跳动幅度大含琴深一些,跳动幅度小含琴浅一些。可以通过琴相对人左右移动完成音阶切换;通过琴相对人的前后移动调节舌堵的宽度(含琴的深度),并实现单孔含法与多孔含法的自由切换。单孔含法切换多孔含法,可以通过将琴向靠近嘴的方向移动,改变含琴的深度,舌头自然的贴到琴上,进而由单孔切换到舌堵含法。多孔含法换单孔含法同理。
练习过程中,建议开节拍器,对于每一种音阶跨度反复练习并熟悉(跨一个孔、两个、三个...)可以已八度作为参考,大于八度是大跳,八度以内是小跳;对于每一种音阶跨度的左右舌堵,尽量尝试不同的含琴深度(舌堵宽度)
。找一些适合的乐曲练习,可以根据乐句特点,先对左右舌堵进行设计(每个音,舌头堵在高音还是低音;含琴深度;每一个舌堵与单孔含法的切换等)。练习时可将节拍器速度调慢,但每一个音阶切换要快速、自信、干净。
左右舌堵和直接愣跳各有优缺点。左右舌堵的最大优点在于丰富了口琴演奏的可操作性,让我们可以自由的控制两个音的切换是连贯的还是间断的,左右舌堵还可以提高新乐句的练习效率。但左右舌堵也有局限性,比如连续的上行(下行)大跳音阶无法全部处理;建立在舌堵的基础上,一些单孔含法上较简单的技巧不易实现(吐音,双吐,牙颤音等,但可以多孔含法切换单孔处理)。所以两种处理大跳的方式最好都要熟练掌握,优势互补。
祝你练琴愉快!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