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刚跨进7月门槛,副热带高压就提前加强西伸北抬,完成第二次北跳,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甚至黄淮都陆续转受副高控制,早早出梅迎来三伏天式的湿热高温: 像是上海6月29日出梅,比常年(7月10日)偏早11天,浙江全省6月30日出梅,偏早8天(常年7月8日)。江苏和安徽的淮河以南区域7月1日出梅,分别偏早12天和11天。到7月1号,上海、杭州已经连续6天高温。 那么副高为什么这么早北上,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应该说影响副高进退的因素不止一个,但简单来说最直接的还是太平洋的海温异常。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赤道中东太平洋经历了一次弱的拉尼娜现象,随后维持中性偏冷状态。偏低的海温,让这一带海域上方空气遇冷密度增加,气流下沉,沃克环流下沉支常增强,进而导致环流整体异常(沃克环流整体增强),西太平洋上升气流增强。上升气流到达高空,经过哈得莱环流,运行到中纬度地区下沉,压缩增温,这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位置偏北,北抬偏早。 近年的统计数据也支持弱拉尼娜背景下的出梅偏早。 对于华南中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包括黄淮被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水汽难以凝结,形成晴晒高温湿热天气。特别是周中后期,靠近副高核心区的江浙沪一带,局部可能达到40度,历史同期少见,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提早北抬的副高,也让副高南侧热带辐合带里诞生的台风,有沿着副高南侧西行,影响我国东南沿海乃至华东,甚至进一步北上到北方的可能。目前西北太平洋2个台风胚胎,未来都有发展成台风的概率。时间还远不确定性大,但也要适当关注了。 副高北上后,主雨带跟随北抬,东北、华北、西北东部提前迎来多雨期,需要注意防范强降雨。不下雨时天气闷热,还要注意防暑、防潮、防霉变。 此外,这轮副高西伸,四川盆地西部降雨增多,重庆、川东高温发展。贵州降雨有所减少,但云南特别是中西部,还会继续多雨。 总体上这一轮天气形势变化,把我国天气提前带入盛夏模式。大家提前做好应对。远期看,7月中下旬,不排除副高进一步北上,但也存在重新南落的可能,我们后续追踪解读
......
-
胆小6真是名不虚传啊~
2025.6.28 河马喜聚粉丝节
本祭司要节制天下兵马!
今天的视频你们要认真看!
“采访搞笑名场面”
有 头 有 脸
互相帮助的剧情4
川 渝 暴 龙 教 你 讲 粤 语
哥教你怎么给老外商务人士洗脑
鹰眼:期末啥都考,你来给我烤两串鸡胗
小剧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