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金色的17岁
此前,我喜欢用各种元素和装饰纹样堆砌神圣感的具象画面。但渐渐的,我对元素堆砌的绘画方式腻烦至极,那时的我甚至很排斥画人物,因为感觉人物的画法限制了自己探究更多东西,我需要找到一个平衡。
我的画面不该被象征元素和装饰框架局限,它要更自由,更琳琅满目,更诠释美本身。
我要我的线是自由的。
我想让线忠贞于线本身,它不能被局限为此前那些“用线条表现的元素”,线就是线,它本身就足够伟大,也美得足够坦荡,不需任何具象元素和花纹的加持。
我对它太过痴迷,以至于我逐渐抛弃了之前的金色点缀,开始绘制仅仅黑白两色的画面。
从那时起,我开始觉得我要画纯粹的它,展现黑白最本质的美。线的自由和创造力足以描绘太多事物,所以我开始尝试把“装饰纹样”融入事物本身,不画过多其他具体纹样。
东西就是那个东西,我不会用平面的黑白纹样来有意装饰它,我只是在用我的线去描绘它原本的样子而已。至于赋予它的装饰性,全部来自我的线线本身对造型的感知。我要用它描绘我眼中的世界。
年初,我开始进行大面积涂黑的练习,以此来让画面更加完整,当然之前那些对线条的认识和画法也包括在了其中,也就逐渐形成了之后的画面效果。
在进行了许多练习后,我逐渐开始绘制大幅些的完整插图,也是在这时,我开始聚焦于描绘角落里的故事,不再绘制先前的神圣感构图,把更多感受投入到画中的故事与爱里。也就在这时,一位网友评价我的画有一种“珠宝感”,让我感受颇多,成为了十七岁的我得到的最重要的一件“礼物”,也成为了我至今绘画的主题。
最后一些想说的:
做这个视频只是想向大家介绍十七岁的我!这是对我的绘画来说最最重要的一年。老实说现在的我仍然非常羡慕十七岁的自己,敢想敢画不拘泥任何风格什么都敢尝试,也是因为如此那一年才成为了我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至今为止,对我来说最熠熠生辉的一年。
而回看17岁初的作品,也意外发现其实那时的画面里就出现了许多零碎圆形的细节,现在的我已经忘了到那时的自己在想些什么,但确实为我之后在零零碎碎的线与珠宝间的摸索打下的基础。不得不说在那之后,我逐渐固化在一种绘画模式里,也让我愈发空虚,无法从绘画里得到满足,但确实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进步着。最近的我好像找回了当时的活力,我开始尝试更多东西,更加聚焦自我,也逐渐从对自己的不满中走了出来,开始创作更多有趣的作品。我一直走得很慢,只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变化,但我确实也在一直前进着,相信未来我一定能创作出更多作品!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