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恰恰好就是你自己!“
“你这一辈子,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别人,恰恰就是你自己。”
我知道你听到这句话,心里可能会想:“又来鸡汤了,老师您能讲点新鲜的嘛?”可你别急,先想一想:你过去最痛苦的那些时刻,到底是谁在折磨你?
是别人吗?当然,外界有时候会给你压力,有人误解你,有人否定你,有人嘲笑你。但说实话,这些声音如果只是短暂出现,几天就过去了。真正把它们反复放大、像刀子一样一遍遍捅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我特别想举个例子。我有个学生,特别聪明,大学时成绩也好,工作也挺不错。可是她每天都活得特别累,总是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不够优秀?”“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别人是不是看不起我?”每次她来找我聊天,我都想跟她说:“姑娘,你的生活根本没那么多敌意,敌意都在你脑子里。”
她把自己的心当成了一个审判庭,随时开庭审理自己的过错。即便别人没说什么,她也先给自己判了个“无期徒刑”。
你看,这就是很多人活得痛苦的原因:我们总觉得敌人在外面,其实敌人在心里。
你可能也一样:
面试前还没开始就告诉自己:“我肯定不行。”
刚刚谈恋爱就想:“他一定会离开我。”
遇到一点挫折就说:“你看,我果然还是个废物。”
你问问自己,这些话是不是别人逼你说的?不是,全是自己脑子里演的戏。你给自己写剧本,自己演,还自己感动得痛哭流涕。
咱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内在批评者,它就像你心里住着一个阴沉的法官,动不动就给你判罪。
你高兴一下,它说:“别得意,等会儿你就倒霉。”
你失败一下,它说:“看吧,你就这点能耐。”
你想休息一下,它说:“你就是懒。”
就这样,你明明好好一个人,天天被自己批评得抬不起头。外面的人根本没打你一巴掌,是你自己一天到晚拿小鞭子抽自己。
这就像你明明有一亩地,春天可以种花,夏天可以种菜,秋天可以收获,可你非得先在心里搭个坟头,把自己的信心埋了。
我特别想提醒你:人生很多苦不是别人强加的,是你自己不断强化的。
有时候,我们太习惯把自己当敌人了。因为这样,看起来好像可以控制一切:
我先批评自己,别人就没法伤害我了;
我先贬低自己,就不用承担期待破灭的痛苦;
我先否定自己,就不用面对失败的羞耻。
这是心理的“自我防御”,听起来像是保护,实际上是在自我折磨。
我见过太多人,因为这种“先下手为强”,活得越来越小心翼翼。明明有梦想,不敢去追;明明有能力,不敢去用;明明想爱人,不敢靠近。到最后,什么都没得到,只留下一个疲惫的自己。
我想问问你:这样值得吗?
你要知道,你心里的那个批评者,从来不是真理。它只是一种声音。有时候,它来自你小时候被苛责的经历;有时候,来自社会不断制造的焦虑;有时候,只是你对未知的恐惧。但它并不是你全部。
所以啊,孩子,我想教你一件事:当你听见那个批评者在说“你不行”“你没用”的时候,不要急着信它。你可以先深呼吸,冷静地问一句:“这是真的吗?有证据吗?就算是真的,这能代表我的一生吗?”
很多时候,当你站远一点去看,你会发现,那个声音特别荒唐。它就像一个怨气冲天的杠精,整天吵吵嚷嚷,但其实空洞得很。它不代表真相,只代表你的担心。
我教心理学二十多年,看见太多人把自己逼到绝境,又在绝境里埋怨自己不够坚强。你把自己看作敌人,就永远无法安顿下来。
你要学会,先从敌对走向接纳。
失败了,告诉自己:“没关系,至少我试过。”
犯错了,说一声:“这是成长的代价,我能学到东西。”
想放弃的时候,拍拍胸口:“我已经很努力了,允许自己歇一歇。”
这不是自我放纵,是自我理解。
其实,人这一辈子最大的功课,不是战胜别人,而是跟自己和解。因为别人最多在你生命里出现一阵子,你自己要跟自己过一辈子。如果你心里总有一个不停挑刺的人,你活着就很难幸福。
有一句话,我想送给你:“心若敌人,处处皆战场;心若知己,处处是远方。”
如果你把自己当敌人,再美的生活你也看不见;如果你把自己当朋友,再难的日子你也能撑过去。
所以啊,别再问“别人怎么看我”,先问“我怎么看我自己”。你可以失败,但别用失败定义你;你可以害怕,但别用害怕嘲笑你。你的价值不是靠赢得所有人的掌声,而是靠你自己接纳自己的全部。
如果你现在觉得很累,很迷茫,很自我否定,先允许自己停一下。别再追着自己打。你可以温柔一点,你可以松一口气。这个世界已经够吵了,你别再对自己喊狠话。
如果有一天,你学会了在心里说一句:“我虽然不完美,但我依然值得被尊重。”那你就已经比90%的人勇敢了。
孩子,记住,真正阻碍你的人生的,不是那个对你指指点点的外人,而是你心里那个冷冰冰的自己。你要先放下内战,才有力气走向外面的世界。
立即观看